海水西调
打造中国的“地中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5期 作者: 盛育 

标签: 水文地理   

如何解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现状,始终是国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当南水北调工程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有学者抛出了“海水西调”的设想。面对淡水资源的紧缺,海洋能否为缺水地区开辟新的思路?
海水西调的设想
陈昌礼教授提出的海水西调构想大致如下:首先从渤海西北海岸提水,到达大兴安岭南端和燕山西北角之间,海拔提升约1100米。之后海水在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可以向西自流,经阴山之北流入历史上的居延海。渤海水引入新疆后计划分为三支:一支流向北疆的玛纳斯湖和艾比湖,一支调至吐哈盆地,另一支则注进早已干涸的罗布泊。
“水汽交换系统”示意模型
这是陈昌礼教授海水西调设想中“水汽交换系统”的示意模型。海水被抽调到内蒙古高原后,沿着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自流至西北干旱地区,蓄积成湖。在强烈的日照下,湖水逐渐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的吹送向东行进,当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当地的绿洲面积得到扩大。在水汽充足的季节,雨水不仅可以起到恢复湿地的作用,甚至可以聚集成河,流回湖泊。
西风带,水汽的吹送动力
西风带处于地球南北纬各自30至60度之间,也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位置。在大气环流中,西风带对于水汽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地区,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到了山脉、高原等起伏地形的阻挡,故而大气的流向变得复杂多样。
绘图/三 木

渤海之水救中国?

《中国工程科学》杂志曾发表过这样一篇论文:《海水西调与我国沙漠和沙尘暴的根治》,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陈昌礼教授。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