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长成这样你信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06期 作者: 龙引 郭建崴 

标签: 地质地理   化石景观   

东西方古人不约而同塑造了关于龙的神话形象:中国龙吉瑞、西方龙凶恶;近代西方人结合生物学知识复原了恐龙。现如今,全世界的恐龙形象大部分仍符合Dinosaur的英文原意:恐怖的蜥蜴。学者们在复原恐龙的过程中会不会受到心中深藏的龙文化的影响?比如,与恐龙同时代的另一种古生物翼手龙就与西方龙如出一辙。如果恐龙的复原工作最初是由中国人进行的,那么恐龙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呢?
古生物学者的工作有时很像侦探,他们必须致力于从一大堆残缺的、奇怪的、凌乱的骨头里找到属于同一个生物个体的骨头并拼接起来,发生错误的情况是难免的,因为一个坑道里挖出来的骨头有可能是不同时代累积在这里的,也有可能是好几种生物的骨骼摞在一起。即使把同一个生物体的骨骼拼起来了,那些不复存在的肌肉、筋腱、皮肤、毛发等,只好依据猜测了。这些巨大而古老的骨骼支撑着怎样的身躯?那些动物们眼睛是什么颜色的?耳朵是什么样的?人类的想象力永远敌不过时间的磨损,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只属于自己的恐龙。摄影/陈安定

Dinosaur(恐怖的蜥蜴)被译成了“恐龍”

1841年7月,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Richard Owen)在普利茅斯召开的一次大英协会会议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他根据产于中生代地层中的3个化石爬行类物种的特征宣布命名:“我建议称之为dinosaur。”这个词来自于两个希腊文词根,前面的词根dino意思是“巨大、恐怖的”,后面的词根saur意思是“蜥蜴”,欧文在论文中加了一个脚注fearfully great lizard,意为可怕的大蜥蜴。从此以后,这类“恐怖的蜥蜴”带给人类无尽的想象。

欧文“发明”恐龙这个名词的时候,他所依据的不过是巨齿龙(1677年发现化石,拉丁名原意是“巨大的蜥蜴”)、禽龙(1822年发现化石,拉丁名原意是“鬣蜥的牙齿”)和林龙(1832年发现化石,拉丁名原意是“荒野蜥蜴”)。欧文依据它们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目”,即“恐龙目”,随着发现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1872年以后“恐龙目”已经被取消,所有的恐龙类古爬行动物已分属于蜥臀目和鸟臀目了。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