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笔尖到数字化
——访中国地图出版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8期 作者: 陈丹 

标签: 地图地理   北京市   

小笔尖是在计算机制图技术产生之前,用于绘制地图的一种最主要的工具,在中国,它使用了几十年。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它了,才10年的时间,计算机已完全将其取代。让我们打开历史长卷中刚刚翻过的那一页,回到小笔尖的年代,去看一看地图工作者握着它勾画祖国江山的情形吧!对于我们正在认知的这个刚刚到来的全新数字化时代,那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计算机制图室

“太辛苦了!如果要我来手绘,画完第一根线
我就不想干了,画完第二根线我就会去辞职!”

在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计算机制图中心里,刚分来一年的大学生程船正在制作一张“北京交通图”。在原有底图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线路的改动,重新填色、加注记,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整理美化……移动鼠标,点击相应的制图程序,在计算机的时代,这一简单的编辑过程一般只需几天时间。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在过去纯手工绘图的年代,那些进行地图编辑的老前辈们,绘制这样一幅图要花掉1—2年的时间,这需要的是多么精湛的手艺和何等超强的耐性啊!

责任编辑 / 陈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