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
野骆驼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1期 作者: 李维东 

标签: 生物地理   新疆   

生活在我国西北戈壁里的野骆驼是亚洲腹地荒漠的标志性物种,有着“沙漠之舟”的美誉。野骆驼生活在地球上最干旱、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目前它们的总数量只有1000头,处在濒危的状态,它们的同族——野生单峰驼已经在数百年前绝灭,它们是仅存的野生有峰驼,所以在科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作者长期从事野骆驼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请看他带来的报
一只迁徙中的野骆驼
1999年春天,在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出资的一次国际联合野骆驼考察中,我们在阿尔金山北麓的荒漠里发现了这只孤独的野骆驼,它警惕的望着我们,尽管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远。它此时正在从阿尔金山向罗布泊迁徙的路上,它将在那里度过夏天。在那次考察中我们一共记录见了160多头野骆驼。

普热瓦尔斯基是第一个把野骆驼标本向世人展示、并将野骆驼在科学上加以命名的人

1877年冬天,罗布荒原上寒风凛冽,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和他的考察队正艰难的行进着,他们来到罗布泊已经好几个月了,但传说中的野骆驼还是连影子也没见着。这天,考察队进入了阿其克谷地,普热瓦尔斯基开始向当地的猎人打听哪里有野骆驼,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猎人说,他们前几天刚刚猎到过!于是,普热瓦尔斯基从猎人手中买下了他们刚捕获的2只成年野骆驼的皮张以及一个野骆驼胎儿的标本。这3个标本成为世界上首次在博物馆陈列的野生双峰驼标本,至今它们仍保存在俄罗斯彼得堡博物馆。

当野骆驼的标本在彼得堡博物馆展出时,有许多动物学家猜疑野骆驼是家骆驼逃匿到野外后野化后的种群。他们的猜疑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双峰驼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家养双峰驼在打通由中国向西至黑海的对外贸易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它们在荒漠中迷失的事件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但科学家们后来发现,野生双峰驼与家养双峰驼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野生双峰驼有更纤细的体格,更短的浅灰棕色毛,较小的蹄和小而直立的驼峰;头骨的分类特征二者也有许多不同。1883年普热瓦尔斯基由此而将野骆驼命名为野生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ferus),从此,罗布泊成为野骆驼的模式标本产地。

责任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