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的印迹
图为苏州娄门,原是古城苏州东北方向的水城门。已于1958年拆除。
京杭大运河的名字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她与长城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华大地上一个巨大的“人”字,书写出了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然而,现实中京杭大运河的命运与长城有着很大的差别,她至今尚未真正进入全部中国人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人们津津乐道于长城,是因为其磅礴气势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神震撼和荣耀感,而运河给人们的印象则是模糊的,她好像缺少了长城那种一生必须到过一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人们怎么能够这样厚此薄彼呢?这对于熟悉运河的历史价值和遗产价值,一直在呼吁保护京杭大运河这一中华遗产的人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运河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苏州河湖交错,桥梁众多。在众多的桥梁之中,最为壮观的就是建于唐代的宝带桥。宝带桥横卧在大运河与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用坚硬的金山石修建,桥长316.8米,有53个桥孔,是我国现存古桥中最长的多孔桥。宝带桥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集建桥经费,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桥的外观仿照王仲舒的宝带形状而建,也因此而得名。现在的宝带桥是明代正统年间重建的,后来由于清咸丰年间和抗日战争时期外国侵路者的破坏,宝带桥毁坏相当严重,解放后又进行了修缮。宝带桥既改善了京杭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航运条件,也是运河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摄影/鲍昆
我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的研究京杭大运河的任务,带着这样的疑惑,和3名学生一起,在2004年7月5日到8月2日,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全线实地考察,拍摄了4000多张照片。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向朋友介绍,或是自己翻看,任何时候都能够让我心潮起伏,仿佛再度亲历运河。运河归来,我一直处在一种随时可以骑上自行车再度出发的状态。京杭大运河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牵挂,闭上眼睛就能够看见她的身影。每每有机会向人提及,我都忍不住鼓励对方:你们这辈子至少应该有一次骑自行车走京杭大运河的经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