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畔的两个傣族村寨
泰国清莱的哈拜和中国西双版纳的曼乍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5期 作者: 健榕 

标签: 观点地理   泰国   景洪市   文化地理   

在湄公河上,两个相距350公里、但分属不同国家的傣族村寨,如今它们都表现出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在橡胶作物的带动下,过上有些城市化的生活,比如拥有汽车、让后代们到政府部门里工作。然而这两个本是同源文化的村落,在当今巨大的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有着很不同的文化上的表现:一个仍能在强大的现代文化下保持着核心文化上的传统;另一个则在文化上发生着断裂,正在远离传统上的傣族核心文化走向现代的经济文化。
夕阳下,湄公河畔的哈拜村寨。这里的河水、土地与其上的树木、民居、农耕作物依旧是几十年前的样子。摄影/刘世阳
但在沿湄公河上行350公里中国境内西双版纳的曼乍,随着橡胶国际价格的上涨,从前是原始森林的地方都已变成了橡胶林。每到割胶的季节,清晨,橡胶林间的山道上就会出现一条摩托车的长龙。在这里,家里富不富就看他们有多少棵橡胶树。摄影/刘世阳

清晨6点半时,39岁的岩化已经醒来,这是他在傣族园里每天晨跑的时间。岩化所在的曼乍是西双版纳橄榄坝傣族园五个村寨中的一个。自从5年前,一家公司开始对在橄榄坝上的这五个村寨进行旅游开发之后,岩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给那些进行泼水表演的演员们播放音乐。

地处热带的西双版纳一年中只分为干季和雨季。现在是干季,从早晨开始,澜沧江边的这片坝子上常常会弥漫着一层浓浓的雾气,气象学家称它为“辐射雾”。这种“辐射雾”会一直持续到中午,然而这样一天的开始却预示着午后这里将会是阳光明媚、气温陡升。

责任编辑 / 朱彤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