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玉 爱它,吃它,成为它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4年第02期 作者: 吴风 

标签: 文物故事   文化符号   

成语“锦衣玉食”,绝非一个比喻词,而是实有其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修道求仙的“有心人”,以金玉为食,掀起食玉狂潮。这种不可思议的“怪癖”背后,藏着怎样的隐秘心思与时代隐忧?

北魏孝文帝时期,蓝田(今陕西西安蓝田县)郊外古墓。一男子着夜行装,带了几个人来挖墓,然后从古墓寻得玉环、玉璧等上古玉器百余件,皆光润可玩,男子欣喜不已,但随即就来了个神操作——把其中70余枚美玉,统统磨成了粉,吃了下去……

男子名叫李预,曾在北魏太和年间出任征西大将军长史,是位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此记载在《魏书》之中的盗墓食玉之事,也并非什么怪癖,而是一种“时尚”。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武士,相当一部分人迷恋起了食玉。在今天传世或出土的美玉中,属于这个时期的较为稀少,因为被吃掉了许多。就连此前数千年积累起来的古玉,也被这些人掘墓开棺,吃去不少,对中国的玉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唐可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