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 竹牙上的缩微世界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3年第03期 作者: 羽青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玉石、竹、木、牙、角等各种类型的雕刻,虽数目不多,但汇集了明清时代的精品,那么,它们究竟精在何处?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展厅,有一件藏品最有人气。展柜前总是围满了人群,他们不是在数肉眼所能看到的层数,就是在琢磨古人如何让球层层嵌套起来的。作为藏品,人们似乎不在意它有无著名的刻工、有无御制款识,仅在微型器物上精密雕琢,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这一神秘的藏品,有一个和它人气匹配的名字——象牙仙工球。

象牙仙工球 工艺与科学技术的统一
象牙球的制作,先将牙材以车床镟成球体,再开出十四个锥形孔,用直角钩刀在锥形孔中,刻出套球,实现自由旋转。图为主球的局部,共计24层(摄影/动脉影)。套球往往用立柱支撑或者用环链挂起,最外层做高浮雕。图 清 19世纪 广东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球径12厘米
主球深浮雕飞龙穿梭,球柱底部锥状体雕刻八仙人物,中段有小型套球。图清 19世纪 广东 镂雕象牙云龙纹套球及球柱 球柱高44.9厘米
套球由鳌鱼勾、立雕二仕女层、镂空套球、和合二仙坠四部分组成,外层通体高浮雕山水、亭台、人物,内层为透雕纹饰。清 19世纪 广东 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
通高54.8厘米 球径11.7厘米

象牙仙工手

象牙仙工球,即明洪武年间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提到的“鬼功球”。这种球一般用象牙制成,外部为深浮雕,内部层层嵌套,通过中间开的小口子,可以拨动里面的镂雕球体。明末清初,象牙球工艺成为福建、广东的“绝技”,套球的层次增多,可以到达9层。

责任编辑 / 马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