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吴戈兮披犀甲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04期

标签:

《史记》记载,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伐纣,打响了闻名后世的“牧野之战”。周武王牧野一战,灭了殷商,定了乾坤,还树立了一个军事里程碑——令车战作为一种独立作战形式问世。
车战以乘为单位,每乘三人,偶有四人,外加车下数位步卒。车上三人分别为车左、车右和居中的御者。御者负责驾车,车左持弓、弩,车右持戈、戟。当弓箭手不能远距离有效打击对手时,两军迫近、战车交错的瞬间,车右就要挥动长戈勾杀对方。诗人屈原的《楚辞·国疡》,对车战就有很生动形象的描写:“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有战争,必有防护用具。诗中的“披犀甲”,就是披上以犀牛皮做的甲胄来防身。
迄今可知的最早的甲胄实物,出土于商代晚期墓葬。在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1004号大墓,发现有两处古甲腐烂后的遗迹,两处残迹最大直径都在40厘米左右,专家据此判断,可能为整片的皮甲。
整片式皮甲穿在身上,行动受限,因此到周朝时,制甲工匠——函人,就把皮革裁制成大小
不同的长方块,像“书札”般,故称“甲札”。然后在甲片上打孔,再用特制生丝带或皮绳,按部位需要,以固定或不固定的方式串联编缀。
车兵站在车上,暴露面积大,灵便性差,因此甲裙普遍都长些。车左要侧重于对臂部的保护,车右则要保证臂部的灵活性,御者的护臂较长,有的会延长至手背。
考古发现,商周时罕见青铜甲,更多的是在皮甲上镶嵌青铜甲片。这是最经济的考虑:车战中车右的武器,以戈和戟为主,二者均以勾杀脖子为主要攻击方式,为了加强保护,有的是做了护颈的盆领,有的则在皮甲的颈部再附上青铜片,给甲士上了双保险。正是战车辚辚,驷马风驰。
众所周知,西周时推行井田制。当时规定,田与田之间须有边界,以便于走人走车。大路通南北,小路通东西,大小路交错,就像井字。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王室、公室实力的下降,人们日渐私开荒地,致使公田税收日少。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鲁国推出一种不分公私、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初税亩”。虽说这增加了国家税收,但却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端。其结果正如蓝永蔚在《春秋时期的步兵》里所言,“那些横七竖八的私田破坏了井田制的道路系统”“车战所赖以存在的主要战术特点——机动性,也就逐渐丧失殆尽了”。
战国时期,车战褪去了千年老大的光环,被步兵取代。作战形式从车上移到车下,甲胄也随之改变。王冰在《春秋时期甲胄研究》一文里,总结了其中的变化:步兵对移动性的要求,使甲裙的长度缩短;战车交错而攻的场面的减少,武器不再以戈戟为主,对颈部的保护不如原来重视,盆领的长度变短了……
时代就这样改变着甲胄。或者说,甲胄随时代而前进。但千变万化中,却也有不变的,那就是以固定编缀和活动编缀形式制作的札甲工艺,一直影响到后代,成为中国古代铠甲系统的民族特征之一,恰如绵延不断、经久犹新的中国文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