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水晶璧
标签: 历史拾遗
浙江台州黄岩博物馆藏有一件南宋的水晶璧。几乎所有人在第一次见到这件文物时,都会发出类似的惊叹:这真的不是一件现代工艺品吗?因为它实在是过于纯净透亮了,通体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内壁垂直整齐,就像用现代技术切割出来的一样。上面系着一根带有绳穗的黑色丝绳,乍看和今天的尼龙绳也没什么区别。实际上,这条八百多年前的原装编织绳,因一直由墓主贴身保存,被有机物染成了黑色,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件水晶璧出土于浙江台州黄岩区南宋赵伯澐墓,外径7.5厘米,内径3.2厘米,厚1.2厘米。璧上系着的丝质编织绳,长达270厘米,粗0.55厘米。无论是晶莹剔透的璧,还是完好如初的绳,都令观者难以置信,它们居然来自八百多年前。
摄影/苏李欢
摄影/苏李欢
墓主是谁?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赵伯澐(yún)。他的父亲于两宋之交徙居到浙江台州。赵伯澐生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嘉定九年(1216年),与妻子合葬。这座双穴墓中,妻子李氏所在的右穴早年遭到盗掘,但埋葬赵伯澐的左穴却保存完好。南宋的贵族墓葬,对防腐问题相当重视,不仅使用厚重坚固的棺木,在棺木和墓壁之间的空隙中还要填上松香、糯米汁与三合土,浇灌固定,最后再用石板盖顶,这样就可以确保棺木与外界完全隔绝。因此,不论是赵伯澐的朱红髹漆棺,还是棺中的数十件丝织品,都状况甚佳。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