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人遇上口腔问题
标签: 古代生活

古人也得看牙医
牙好,胃口就好。现代人每天刷牙,半年洗牙,牙蛀了就补,牙掉了再种,以便在吃饭时能“无所顾忌”,吃嘛嘛香。同样食五谷杂粮,古人当然也会有口腔问题,左图中的场景虽是臆想,但当时必然有熟悉牙病的大夫,能帮助人们解决嘴里的麻烦。
绘画/扬眉
牙好,胃口就好。现代人每天刷牙,半年洗牙,牙蛀了就补,牙掉了再种,以便在吃饭时能“无所顾忌”,吃嘛嘛香。同样食五谷杂粮,古人当然也会有口腔问题,左图中的场景虽是臆想,但当时必然有熟悉牙病的大夫,能帮助人们解决嘴里的麻烦。
绘画/扬眉
牙疼要人命
作为一个博闻广识的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清朝人俞樾最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间接上了“半个骗子”的当。
俞樾的朋友汪耕余牙病犯了,一疼疼了好几天,一度怀疑嘴里有细小的虫子在啃噬牙齿。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姓王的安徽人,据说此人最擅长的就是抓牙里的蛀虫。汪耕余问老王需要准备些什么,老王说:“什么都不用,一根银针足矣。”于是,便给了他一根针。老王拿着针,在老汪龈腭间掏蒯了许久,最后“果然”掏出来两只长三四分的大虫,六七只长一二分的小虫,都是黑首白身,看样子像是死的。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