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8期

标签:

—— 近日,改编自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的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上映,因剧中较为精良地还原了唐代长安社会生活风貌,引发广泛热烈的讨论。胡人、胡饼、胡乐在剧中屡见不鲜。为什么胡风在唐朝备受欢迎?接受采访时,青年历史学者付承章表示,内中缘由,既有当时社会流行的风气,认为胡化即时尚,更有外来文化自身的“魅力”。

同时,青年学者刘喆指出,唐玄宗开元年间,“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胡人文化元素已经融入了唐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历史上的“胡”,最早指北方游牧民族,唐时概念已泛化,多指代北方或西方的外族,如来自中亚的粟特人就被称为“粟特胡”。大唐文化本来就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所以出现崇尚胡风的情况并不奇怪。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