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 文人的家当

明 紫檀棂格架格
供图/故宫博物院
明式棂格书架
书架,也叫书格,因为不一定用来放书,所以又被称为“架格”。左页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紫檀棂格架格,高191厘米,长101厘米,深51厘米,似可用来放置开本较大、册子较长的书籍。这件架格用紫檀木制成,背面正中用黄花梨木条连贯上下,既打破了黑褐色紫檀的沉闷感,又平衡了背面棂格的承受力,设计精妙。
供图/故宫博物院
明式棂格书架
书架,也叫书格,因为不一定用来放书,所以又被称为“架格”。左页图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紫檀棂格架格,高191厘米,长101厘米,深51厘米,似可用来放置开本较大、册子较长的书籍。这件架格用紫檀木制成,背面正中用黄花梨木条连贯上下,既打破了黑褐色紫檀的沉闷感,又平衡了背面棂格的承受力,设计精妙。
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李耳以周王朝“守藏室史”的身份,接待了前来洛阳问礼的鲁国学者孔丘。李耳所供职的“藏室”,类似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拥有一整套书籍收藏和调阅制度,并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对各类典籍予以存放。当时的饱学之士,不仅渴望从这里获取知识,更以自家著作入选藏室为荣。于是,孔子在拜见老子李耳时,除了“问礼”之外,还提出了“藏书于周室”的要求。只可惜,他以“仁义”为标准的价值观,并未被老子所接纳。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