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之道,人之道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2期 作者: 骆文 

标签: 文化符号   文化遗产   

古琴,中国古代的众乐之王,文人必修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先秦《礼记》曾要求,“士无故不彻(撤)琴瑟”,规定每个基层以上官员,每天都要弹琴或者听琴,这是智慧、修养、身份的象征。如此盛誉与地位,究竟从何而来?
供图/视觉中国

1919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学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不仅要扭转北大倾颓的学风,建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庄严学府,更要让这些学子们向古圣先贤靠拢,承袭真正的文人血脉。

其中一项重要计划,就是邀请王露、杨时百等古琴名家来北大演出及授课。蔡元培希望学子们能够像古代文人那样,“士无故不彻(撤)琴瑟”,在与古琴的亲近中,领悟已传承千年的文人之道。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