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
诗意地栖居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9期 作者: 吕宁 

标签: 历史拾遗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德国浪漫诗人荷尔德林的这句话,经哲学家海德格尔之口流传甚广。然而并非大多数人理解的单纯文学之“诗意”,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建筑,无论是英文的building还是德语的buan,都是一个动词,意味着留在一个地方,意味着生活本身。人终有一死,在短暂的时光里,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停留,追寻理想的生活,是为栖居。恰似对百年前的鼓浪屿——这一历史国际社区的最佳注脚。

八年前我第一次上岛,也是焦金烁石的盛夏。其时,凤凰花开得热烈又喧嚣。从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的庭园中望去,近绿萋萋,远水邈邈,鼓浪声声,天海一色,让人不由得慨叹英国人的选址眼光。然而到今天,当我在八年的时光中翻找,却惊讶地发现,首先浮现于眼前的竟不是日光岩、三一堂、礼拜堂、英公馆这些知名度颇高的地标,而是一个相比起来甚为小众的地方——黄氏小宗。

海上有“仙岛”
这是鼓浪屿,一座面积仅1.88平方公里的海岛。雾霭氤氲,云蒸霞蔚,满足了道家对仙人居所的想象,也满足了近代以来各国各界精英对理想社区的期待。岛上完善的城市空间,时尚的宅院,先进的基础设施,浓缩了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也揭示了一群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基因。
供图/视觉中国

从鼓浪洞天到帆船之岛

公元1298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单调又苦闷的牢狱生涯中,他给狱友讲起了自己游历东方的经历。宏伟的城市、伟大的君主、富足的生活……没有人料到,正是这本监狱中诞生的《马可·波罗行纪》,引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也埋下了后几个世纪战争的种子。这一年,元成宗从爷爷忽必烈手中接过皇位刚刚四年,还在积极励精图治。这一年,帝国南疆的泉州路同安(今厦门市同安区)境内,一个婴儿诞生了,长辈为他取名黄清波。可能几年、抑或十几年后,他来到了鼓浪屿,成为岛上“黄”姓的开基祖。

责任编辑 / 郭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