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画景里的动物世界
标签: 历史拾遗

和谐的小世界
小憩的耕牛,活泼的马驹,致远的毛驴⋯⋯《清明上河图》里,东京汴梁城郊一派诗情画意,人与动物相处和谐无间。动物早已融入到汴梁城里城外的生活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部分。
小憩的耕牛,活泼的马驹,致远的毛驴⋯⋯《清明上河图》里,东京汴梁城郊一派诗情画意,人与动物相处和谐无间。动物早已融入到汴梁城里城外的生活中,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部分。
坐骑背后的隐衷
提到马,人们心中总会想到大唐长安城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潇洒,又或者“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痛快。可展开《清明上河图》去追寻北宋东京汴梁城的盛景,却意外地发现,画中最多的动物并不是马,而是驴。城内城外,大街小巷,总能看到驴子的身影。相反,想要找到一匹马,却得细细搜寻上一番。
驴多马少不仅是《清明上河图》的特征,更是北宋社会的真实写照。北宋时,最适宜马匹生长的天然牧场——西北和北方的草原地区都不在疆域之内,政府只能依靠和辽、西夏的贸易以及西南藩族的进贡来获取良马。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