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流失
末代皇帝与国宝沉浮录
乱世中一片浮萍
身着『伪满洲国』海军元帅服的溥仪,似乎一扫废帝的颓败之气。但是,他的君主梦和他偷盗的国宝一样,在时代潮流中,都被击碎。此合成图为被撕碎的法书,是米芾的《苕溪诗帖》。(供图/东方IC)
身着『伪满洲国』海军元帅服的溥仪,似乎一扫废帝的颓败之气。但是,他的君主梦和他偷盗的国宝一样,在时代潮流中,都被击碎。此合成图为被撕碎的法书,是米芾的《苕溪诗帖》。(供图/东方IC)
图中为溥仪用『鉴定之宝』。(摄影/苏十月)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从紫禁城传出的一个消息轰动了北京城。这年5月31日,逊清“小朝廷”的内务府总管绍英、耆龄和溥仪的岳父荣源,与北京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达成了一桩抵押借款协议。内务府用宫中珍藏的一批金器,换了八十万元的应急款。其实,内务府变卖宫中宝贝以维持生计,早已不是秘密。1922年1月,内务府就曾在报上刊登招商广告,拍卖库存的五百余件古瓷、玉器、古铜器,从1月7日到1月11日,接受殷实买家的投标。前清的内务府卖宫里的宝贝,这真是可遇不可求。京城的商号、银行、富商们闻讯纷纷出动,甚至连荷兰驻华大使欧登科也被惊动了。他给内务府写信:“鄙人性癖古物,函思届时入场一观,藉饱眼福。”
这次抵押的宝物与两年前相比,价值更高。“慈禧皇太后之宝”在内的十件皇太后宝印、十三个金册,曾经是权力的象征,现在位列抵押清单,被评头论足;剩下的36件不足十成的金器,45件玛瑙碗,则是内务府与盐业银行“情谊”的见证,被白白送出了。这一笔抵押,换了40万元救急款;剩下的40万,是那套乾隆金编钟的价值。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