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死案”的较量
二十一条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0期 作者: 苏全有 

标签: 历史拾遗   

『二十一条』,在当年看来,是一个左也是死、右也是死的『死案』;在后世看来,更是一个板上钉钉、永世不得翻身的『死案』。然而,百年的沉淀后,它日渐清晰的轮廓却让人大吃一惊。这是一次确凿的耻辱,但不是一场束手就擒的游戏,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外交的一次『总动员』,其中种种手段,不乏缜密,不乏细腻,也为这场较量带来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咸鱼翻身,却让人多多少少开始怀疑:『二十一条』,真的算是签过了吗?
谈判场如“战场”。这是1915年5月25日,“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的合影。左起:外交次长曹汝霖、外交总长陆征祥、秘书施履本;日方参赞小幡西吉、驻华公使日置益、书记官参赞高尾。代表们表情凝重,背后隐藏的,是一场长达80多天的谈判。而在这段漫长的较量里,原“二十一条”的一些要求也悄然改变。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写的回忆录《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记录了一位中国外交官透露给他的消息,揭开了日本抛出“二十一条”的一幕:

1915年1月18日深夜,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走进总统府,把一份文件放到袁世凯的办公桌上。文件所用纸张十分诡异,上面印着无畏战舰和机关枪,还有密密麻麻写着的条款,多达21条!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