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骨廖皮”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6期 作者: 李晓光 

标签: 寺庙   文化遗产   历史拾遗   

张廖家庙,位于台湾省台中市西屯区西平里西安街205巷1号。我第一次看到“张廖家庙”几个字,是在去西安街吃中饭。那时以为“张廖”是个人名,觉得没啥稀奇的。多少次经过那里都视而不见。后来才发现,张廖这个称谓并非人名,廖不是名,也是他家的姓。这就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想要探究这个“百家姓”里的异类。

元朝末年,白莲教叛乱,原籍福建云霄县的张愿仔,逃难到南边的诏安县官陂坪村教书读书。当地有个叫廖化的老先生,膝下无子,只有个独生女儿叫廖大娘,该女品行端正,通读诗书。廖公见到张愿仔英姿义气,忠厚风雅,敬而慕之,就把他招赘为东床,并把产业全部交给爱婿执掌。张愿仔对岳父母也像亲父母一样孝敬。张愿仔后改名为张元子,明初时廖氏家族有人犯法逃逸,根据《大明律》,如果犯人逃逸无踪,就会株连九族。廖家自此处于危难之中。张元子此时挺身而出,以廖姓亲族身份,去衙门申辩讲理。此后,这个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备受煎熬的张元子在返家途中患重病生命垂危,临终时给儿子张友来留下遗嘱说:“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父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张友来谨承父志,立下誓言:“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后又改称“张廖氏”,故张廖姓实是两个姓,这样的姓被称为“恩义姓”。康熙年间,人头税被废除,中国的人口开始成倍增加,福建泉州、漳州二府,人多地少,迁往台湾遂成为风潮。虽然朝廷出于军事与政治上的顾虑而发布渡台禁令,但违禁渡海的人却前仆后继。张廖家庙落户台湾,就是这一风潮下的产物。

责任编辑 / 范亚昆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