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秧歌
汉族的狂欢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2期
山与海之舞
山与海之间,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人遗世独立的宁静感受。它不像平原地带受着四面八方而来的文化侵扰,所以能将自己的风俗坚定地传承下来,胶东半岛上的海阳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海阳流传着“穷唱秧歌富唱戏”的民谣,秧歌的季节到来,无论大村小村、穷庄富庄都会闻风而动。秧歌队大都在寒冬腊月里操练,新春正月搭班办耍,还要走村串乡,非常忙碌。看延绵的海岸之上,渔船正恬憩,全副武装的秧歌队伍在行进中依然有板有眼有表演,此刻虽然没有观众,领头的“乐大夫(原来叫药大夫,由他领舞,显示了百姓对于医生的敬仰和尊重)”依然手执马甩子入神地指挥着。
舞姿中蕴藏着丰沛的生命力、欢乐、自信与刚毅,这位头戴英雄冠的“花鼓”队里的年轻人博得了一片彩声,红绸装饰的舞槌绕身翻飞,大开大合的架势英姿飒飒,这是海阳秧歌里的金牌招式。海阳秧歌的根源被民间艺人追溯到春秋后期形成的某一舞蹈,这一历史被人总结为“周朝的歌舞唐朝的戏,宋朝舞队‘村田乐’,明清秧歌始相传”。不过比较确切的发源年代还是在明朝初年。海阳一本民间档案《赵氏谱书》,记载了他们的祖辈曾在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举行过一场家庭庆贺活动,席间助兴的就是秧歌——“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早年的海阳秧歌和今天的样貌稍有不同,比如“花鼓”行当(图3),当地老辈用的花鼓个头很小,鼓槌舞动起来就像在脸前划拉,被戏称“猫洗脸”,这样打出的鼓点自然也缺乏声势。之后海阳人跟一些外乡人学演大花鼓。此外,清初海阳有一位曾经学艺少林的武师辛璋光给花鼓舞注入了不少武功架式,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气派舞姿。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