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车,运载木牛流马的千年传说
距成都崇州街子镇4公里的会元村,毗邻风景灵秀的青城后山。几棵水杉被午后淡白的阳光映出一片晴翠,水杉旁一户门洞外挂了许多青艾的农舍,便是赵海山大爷的家,我们进去时,老人家正叼着杆老式铜烟嘴悠闲地抽着叶子烟,看到我们,颇有些意外。赵大爷已78岁了,11岁起便跟着父亲学做鸡公车,13岁能独立制作,此后农闲之余,一直以做鸡公车谋生,迄今长达65年,可以说是做了一辈子的鸡公车。

成都附近温江县的乡下,2000年秋天还能拍到农民手推鸡公车行走在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如今制作的鸡公车仍有一部分是供劳作使用的。 摄影/陈锦
赵大爷做活的场所就在进大门处,一根长长的褐色木凳是他的“主战场”,一旁摆着些切割好的细料,墙上挂有木锯、木尺、墨线盒、钳子等工具。赵大爷老了,耳朵已不管用,我们用很大的声音凑到跟前说话,他才能听到一点点,他是这一带做鸡公车的大师傅,这点,很让他感到欣慰,觉得没有辱没了家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