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和他的倦勤斋
4月的北京,杨柳泛绿,游客熙攘。我也不枉这大好春光去了一趟故宫,为的是去看一眼一阵子以来我们成天念叨的倦勤斋。那是自光绪帝后就被尘封的乾隆的书房兼休憩之地,100年后,正在大修,准备重见天日。
倦勤斋,顾名思义就是倦于勤务、倦于朝政之地。听起来,很有点倦鸟归巢的感觉。实际情形似乎也如此:乾隆25岁登基,随后便焚香告天说,皇祖御极61年,自己不敢相比,若能承蒙上苍眷顾,执政60年,就传位与皇子,归政退闲。到了乾隆三十五年(1770),已经60高寿的乾隆帝又郑重宣布:在位60年后,将禅位给儿子。为此他特意下旨要给自己预备一处归政后“优游颐养”之所,而且说干就干,从1771年开始至1776年,乾隆退闲后的尊养之所宁寿宫的改、扩建工程即告完成,而倦勤斋——位于宁寿宫乾隆花园最北边的一幢建筑也就此诞生。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