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堆
汉夷融合的丰碑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9期 作者: 亚崖 萧易 

标签: 文化遗产   古迹探秘   历史拾遗   陵墓   昭通市   

梁堆,是云贵高原上古墓葬的巨大封土。从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以来,就静静伫立,却也渐渐被人们遗忘。考古发掘和偶现的“宝物”,为我们揭开了梁堆的神秘面纱,展现出西南边陲那曾经波澜壮阔的移民进程和纵横捭阖的汉夷融合之路。
在云南昭通一带,新建的厂房、农舍与汉晋时期的梁堆墓叠杂交错。田间偶现的墓砖、陶片,模糊着历史的维度。摄影/邢毅
孟腾子母印出土于云南昭通二坪寨梁堆墓。该印设计巧妙,分为母、子两方,母印刻“孟腾玺印”,子印刻“孟腾”二字,母印腹空,恰好可以套放子印,形成“母环子”的意趣。摄影/邢毅

2008年初冬的一个正午,我和云南省昭通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游有山爬上了马家湾的一个山头。游有山告诉我,20年前,站在这里远眺,那些小山包似的梁堆封土随处可见。如今,云贵高原强烈的阳光仍然烤炙着乌蒙山脉,黄褐色的耕地顺着山势起伏。只是,昔日的那些梁堆,如今已然残败不堪了。  

梁堆的故事

西汉武帝年间,为了通使西域而修筑的西南夷道,成为了汉文化进入云南地区的主要通道,强劲的中原汉风由此注入了西南的“蛮荒之地”。
随着内地与西南地区交流的日益繁荣,最终形成了汉代两条由汉中通往西南的交通干道,而梁堆的分布也恰好与其暗合。

昭通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东北西南走向的乌蒙山脉从东北部穿过,群山环绕的坝子中,过去随处可见一些隆出地表的土堆,当地人称其为“梁堆”或“梁王堆”。传说,这些土堆曾经是诸葛亮南征时用过的粮仓,也有人说这是蛮将孟获的祖坟。既然曾被认为是粮仓,那也许梁堆的称呼来自于“粮堆”的谐音。但“梁王堆”名称的由来,却不可考。史上记载的梁王,共有70位。坐镇云南的“梁王”,只见于元代,最著名的是自尽殉故国的末代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玉溪境内的滇中第一高峰,便以其名被称为梁王山。这与此处始于汉晋时期的“梁王堆”,怕是扯不上干系。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