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物
没有回家的路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2期 作者: 刘阳 

标签: 文物故事   文化遗产   古典园林   遗址   

公元1709年,康熙皇帝正式为圆明园赐名,从此,这座以辉煌和奢华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有了响亮的名字。圆明园又是多灾多难的,她像一块美丽的丝绸被贪婪的入侵者一次又一次地撕扯着。今天,我们只能在废墟中感叹历史的残酷,缅怀和追忆这曾经的世界奇迹。虽然经过一次次的努力,渴望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遗珍破镜重圆,然而圆明园存世文物沧桑复杂的遭遇,使得它们无法踏上回家的路。

一方清乾隆皇帝的御用玺印由白玉制成,印钮是两条交相缠绕的蛟龙,龙胸前挺,龙首高扬,龙鳞、龙发、龙足都精工雕琢,细腻地呈现出一股威猛之态,这方印玺正象征了清朝最繁盛年代王权的至高无上。

西洋楼的残迹孑然立于苍茫的夜色之中,它们是为数不多的在原地幸存下来的圆明园残余文物。毁于1860年的圆明园如今惟余残骸,再无法复原昔日盛景,而那些历尽百年风雨而流散园外的文物们又命运如何呢?摄影/王凯

当这样一方玉玺出现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名录上,立即引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的专家郭福祥的注意。印玺的印文赫然三个篆法古朴的大字“纪恩堂”,而印身四周密密用蝇头小楷镌刻了一篇乾隆帝的御制文《纪恩堂记》,这些都透露了它极为特殊的“身世”—这是一方宫殿玺,也是乾隆皇帝一生深爱之物。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