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眼中的鼓浪屿
远眺厦门城
作者以在鼓浪屿远眺厦门岛为视角,完成了这幅铜版画,并被刊登在1671年出版的荷兰古籍上。画作远处是仙岳山、阳台山和狮山,海边是厦门城,鹭江中停靠着多艘中式帆船。此时的鼓浪屿不过是孤悬厦门之外的一个供渔民居住的小岛。
作者以在鼓浪屿远眺厦门岛为视角,完成了这幅铜版画,并被刊登在1671年出版的荷兰古籍上。画作远处是仙岳山、阳台山和狮山,海边是厦门城,鹭江中停靠着多艘中式帆船。此时的鼓浪屿不过是孤悬厦门之外的一个供渔民居住的小岛。
凡是亲临鼓浪屿的人,都会被她游离在传统的中国风貌之外的独特景致所吸引。随处可见的罗马柱、拜占庭穹窿顶、各国领事馆古迹,标注着这里曾经繁盛的殖民文化与华侨文化。然而,当我们翻开一本本写就于殖民时期的西人回忆录时,却发现,在称颂这个小岛的怡人风景的同时,他们还常常抱怨这里贫瘠、不适宜生产——美丽,却毫无用处。这样一座与世无争的小岛,是如何在抱怨声中被命运选中,推到了历史的前沿?
鼓浪屿可以用来说道的历史并不久远,宋末元初之际,才人丁渐旺。直到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一纸《南京条约》将厦门设为条约口岸,鼓浪屿的命运罗盘也随之转动起来。依据条约,西人有权居住在通商城市并往来贸易。然而在各地反洋人入城的斗争下,各国领事和洋行商人,最终只能选择“离群索居”。在广州,外国人聚居在城墙西门外的沙基附近;福州的外国社区设在闽江上的中州岛上;在厦门,他们则选择了与厦门城隔海相望的鼓浪屿。随着西人的迁入,教会医院、学校,以及西方文化的引进,逐渐开启了民智。于是,不仅有西人从海上而来,也不断有当地人朝海外而去,进而成就了鼓浪屿的另一根基——华侨文化。
责任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