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强大,司云布雨,是取经团队的重要助力;他们又卑微,对天庭唯唯诺诺,对取经团队的召唤随叫随到。矛盾的形象背后,是复杂的身份背景与艰辛的“跨国履职”……
作者: 骆文
《西游记》的神仙谱系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谱系。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释迦牟尼,虽然都是从自己的宗教来的,但他们早已进入了古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俗……
作者: 李天飞
1965年,一批在海外避难数十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回到中国台湾。抗战时期,被誉为20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开始流浪之旅。但是,它的迁徙之路,格外……
作者: 苏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小众群体”,它们是向日本追讨而回的珍品。特殊的身份,牵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作者: 董晓君
甜白釉瓷器,永乐大帝的真爱。其低调内敛的表象下,透着权力的极致奢华。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网罗着“永乐甜白”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 吴风
“天下第二”如何超越“天下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唐代《祭侄文稿》,夹杂着时代的国仇家恨、书家颜真卿的浓郁情感,在大面积的潦草、涂抹中,反而实现……
作者: 井宇阳
从唐入宋,中国社会趋于转向内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愈发削弱,中国人更加追求传统意象的表达,在世俗化、本土化的进程中,金银器即是宋人思想的化身。
胡瓶、带把杯、多曲长杯、高足杯……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浓郁而热烈。当异域风情的餐饮具,碰上了开放、自信又大胆革新的唐人,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作者: 陆正懿
众多金银器,出现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中,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是制作金器的能手。
作者: 徐成
店铺鳞次栉比,招幌林立如帜。比起现代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招牌,古时的招幌,凝聚了更多的温度、人情和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