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批在海外避难数十年的珍贵文物,终于回到中国台湾。抗战时期,被誉为20世纪初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开始流浪之旅。但是,它的迁徙之路,格外……
作者: 苏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小众群体”,它们是向日本追讨而回的珍品。特殊的身份,牵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作者: 董晓君
甜白釉瓷器,永乐大帝的真爱。其低调内敛的表象下,透着权力的极致奢华。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网罗着“永乐甜白”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 吴风
“天下第二”如何超越“天下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唐代《祭侄文稿》,夹杂着时代的国仇家恨、书家颜真卿的浓郁情感,在大面积的潦草、涂抹中,反而实现……
作者: 井宇阳
从唐入宋,中国社会趋于转向内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愈发削弱,中国人更加追求传统意象的表达,在世俗化、本土化的进程中,金银器即是宋人思想的化身。
胡瓶、带把杯、多曲长杯、高足杯……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浓郁而热烈。当异域风情的餐饮具,碰上了开放、自信又大胆革新的唐人,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作者: 陆正懿
众多金银器,出现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中,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是制作金器的能手。
作者: 徐成
店铺鳞次栉比,招幌林立如帜。比起现代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招牌,古时的招幌,凝聚了更多的温度、人情和商业智慧。
宋代诗人杨万里夜饮,以白糖嚼梅花佐酒,作诗曰“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囱”。然而,彼时的白糖并不白,甚至还挺黄。为何“颠倒黑白”?又该如何真正把……
作者: 李粹之
如果说中原文化诞生了儒家,那么道家思想则与楚文化密不可分。在庄子笔下遗尘超物、荒唐诡怪、徜徉恣肆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楚文化的另类奥妙。
作者: 杨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