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看起来是一个很现代的词汇,但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诞生。从新罗、日本等国远道而来的留学生,所学为何?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历经艰难、心慕大唐?
作者: 冰水冰
波谲云诡的东亚国际局势,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往来交流,也为文化传播打开了一条条新的道路。位于东北的渤海国,就是联系唐朝与日本的又一道桥梁,与遣唐使牢不可……
作者: 李粹之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宗教节日,人们将对于神明实现其美好愿望的期待和虔诚,在这一天尽情挥洒。上到王公贵族,下至普罗大众,过节之法各有不同,但愿一切速得成……
作者: 李粹之 江清湛
在佛教艺术中,有一类题材,几乎是所有寺庙、石窟的标配——佛传故事,即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以弘扬佛教。敦煌石窟壁画的佛传故事,以其形式丰富、内容充……
作者: 寒鲲
吐蕃、归义军、西夏,是敦煌历史上的三个特别时期,这些有别于汉唐的政权,却为敦煌注入了特殊的文化风貌。在纷乱的岁月,莫高窟不仅未曾停止营造工程,还积极……
是谁造就了敦煌石窟这一艺术宝地?
作者: 苏蘅
螺钿、平脱、金银背、黄金琉璃钿背……这些繁复的特殊工艺,造就了盛唐独特的铜镜风华。在正仓院藏唐镜中,别有气象。
作者: 黄松涛
地处东亚的中日两国,交往由来已久。如果要给两国交流史找一个最佳注脚的话,那么,自公元7至9世纪持续200多年之久的遣唐使,当之无愧。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人们将权力、信用、私约物质化,遂形成印章,以印为凭,无印不信。这就是中国印的来由与使命。
作者: 贻芥
在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向,有一条与河西走廊相仿的地带:辽西走廊。燕山山脉与渤海之间,千百年人们的不断开发,造就条条大道,交织成了沟通东北与中原的“辽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