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侏罗纪时期,古四川盆地中生活着一个名叫“西灭”的华阳龙群。在一次漫长的雨季中,龙群正寻找着意外失散的一只幼龙;与此同时,一群峨嵋龙却正死死盯着建设气龙,寻找机会逃跑。这一切的开端是怎样引起的呢?体型巨大的峨嵋龙被什么所震慑?“西灭”龙群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带着这些疑问跟随剧情发展,慢慢地解开你心中的谜团吧。
甘草叶上,两只晃动着触角的蚂蚁照看着它们的“奶牛”——灰蝶的幼虫,着急地等待着这只毛毛虫分泌出香甜可口的“蜜露奶”。不必去野外,也许在你家的后院里就有可能看到这有趣的一幕。
作者: 林启生
作者: 王蓓蓓
作者: 邱骥
作者: 陈瑜
作者: 张旭
作者: 刘亭文
作者: 张迪
作者: 汪勤模
作者: 谢然
作者: 蚁司令
作者: 冉冉
作者: 柳旭
作者: 程刚
摄影 / 蚁司令
摄影 / 林启生
捏出你的样子 先用橡皮泥捏出大体形状和姿态,然后再细细描绘,这是陈瑜自己独特的绘画方式。
摄影 / 唐志远
这是当时高句丽人的狩猎场景。由于他们的作画方式是在墙上抹上白灰直接画,所以很多的脱落部位都没有办法恢复了。残缺不全的古墓壁画,给我们的却是完整的高句丽人印象。
太阳从远处的群山里露出半个头来,金灿灿的,南斋公房垭口浸在这金色里。60年前,就在这个垭口,远征军53军346团在这里与日本侵略军血战了整整19天。抗日战争时期,十几万中国远征军向滇西集结,准备开始抗战史上最伟大的反攻。半年后,反攻部队把占领滇西的日军打出了国门。美国顾问团在反攻结束后评价道:“在整个世界大战中,怒江战役只是粗粗的几笔,但是这几笔在整个世界战局中将有重大的影响。”
【中文片名】 龙行天下 【编辑】中国恐龙网·陈瑜 【美工】中国恐龙网·张宗达 刘峰 陈瑜 【摄影】唐志远 【时代/地区】侏罗纪中期/四川盆地——苍龙谷 【主演】华阳龙首领“日末”(强盛的“西灭”龙族首领) 峨嵋龙群(胆小怕事随时准备逃跑) 建设气龙(奸诈狡猾的肉食龙族) 【关键词】雨季、洪水、丢失、搜寻、挣扎、对峙、搏斗
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对台风叫法不一: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区域称为台风,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称为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称为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称为热带气旋。我已经晕了,你呢?
摄影 / 中岛健藏
摄影 / 徐健
亮出宝剑! 被称为“化石宝库”的恐龙之乡 自贡是剑龙始祖诞生的地方。在大山铺挖掘现场建立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恐龙博物馆,在这里,你看到的每一架恐龙骨架都是无价的宝物,悄然记录着地球生命消失的一环。
摄影 / 关海彤
看过奥运会的“水上体操”吗?有没有这两只野鸭扎猛子的动作漂亮整齐?真不知道是有人给它们发令,还是水下同时出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鱼?摄影/钱斌
摄影 / 钱斌
得意之作 由上至下:扇冠天鹅龙、准噶尔翼龙胚胎、掠海翼龙。
桫椤树的新芽“羞涩”地卷曲着,形状很像中国传统的饰物“如意”。蕨类植物的芽通常都是这种形状,随着生长,它会逐渐舒展开来,长成一两米长的羽状叶片。
这块6米多高的石碑就是记录了高句丽19代王好太王一生征战的好太王碑,从它粗犷的外表大概也能看出一些高句丽人的豪放性格。高句丽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碑文的1775个字用的全是汉字。仔细看一看,你能不能猜出些门道?
始建于清乾隆年代的双虹桥显得那么平静。公路在西岸与怒江平行延伸,这一江之隔在60多年前曾经决定着我们国家亡国与否的命运。
台风能量巨大,每秒钟能释放出相当于6颗原子弹的能量!这是台风在日本登陆时的情景,照片中一个大浪袭击了岸边的船只。
乐园还是坟墓? 造型别致的恐龙博物馆修建在当年恐龙乐园的位置上,越来越多的秘密在它附近发现,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古生物来此聚集,而又同时身陷囹圄?
钉状龙 外貌与剑龙较接近,但它显得更消瘦一些,而且背上的骨板也显得狭窄而尖长,从腰部至尾端变为尖细的骨刺。这样背部骨板只适合作为防御敌人的有效武器,它的肩部和华阳龙一样,长着一对用来防身的棘刺。它与剑龙同样生存在侏罗纪晚期,身长一般在2.5米左右。
挺胸、缩脖、站稳、向前看!尽管这个“排”只有两名士兵——两只大嘴鹈鹕,但它们仍然认真地做着队列动作。嗯,真是标准模范的好士兵!摄影/非物质
摄影 / 非物质
我国9月晚上8点北纬30°地区看到的摩羯座
战斗到死 腹部已被咬下,两只为了领土而战的弓背蚁依然拼得你死我活。蚂蚁区别敌友靠的是气味:相同,则被认为是自己人;不同,则被认为是敌人。而气味来自蚁后。如果将一个窝的一部分蚂蚁弄出来,养上一段时间,再放回到原来的巢里,被放回的蚂蚁很可能因为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气味而被视为敌人。
“蚁军”戒备中 一只尼科巴弓背蚁摆出了警戒姿势,活像一只吓人的蜘蛛。这时,它会释放出预警的信息素通知它的同伴来防备敌人的进攻。
收集、收集、收集 乌龟、化石、模型……当然,陈瑜最爱的收集还是一张又一张自己用彩铅精心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
恐龙的食物 科学家推测,植食恐龙的最主要食物是高大的蕨类植物、苏铁类植物和木贼属的植物。
双城再现 我们尝试着复原高句丽的双城记:丸都山城蜿蜒起伏,国内城边水草丰美,通沟河连接两城,鸭绿江静静流淌⋯⋯好一幅安静甜美的画面!看看下面的遗址,你就可以读出历史的沧桑了。
高黎贡山上散布着很多战争遗物,当地农民吴朝明老人在家开了个小小的“战争博物馆”。图中放在最后的那只暗绿色的子弹箱是是美国为援助抗日战争而专门为中国制造的。
材料: A.2块透明玻璃(30x25cm) B.电线槽(可用木条代替) C.塑料管 D.U型夹
潜伏的危机 大雨带来的洪水过后,浅滩上满是狼藉。“西灭”龙群中的一只雌龙正带着它可爱的孩子在洪水过后的岸边漫步。小龙正悠闲地喝水。妈妈则警觉地环视着四周,它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小龙的安全,但是它绝不会想象到即将发生在它们母子间惊心动魄的一幕,但这一幕也许是小龙成长过程中必须闯过的一关,它能否闯过这一关呢?我们只能为它祈祷。
大树被拦腰折断;马路上的积水恣意生长着;可怜的汽车陷在水汪中,艰难地挪动;雨伞的钢筋铁骨扭曲了,人们每走一步都要顶住巨大的风力;还有一些人险些被狂风吹跑……在自然面前人类总是那么渺小。
哪个是我的? 太白华阳龙第一次露面就是一块与众不同的头骨,敏感的古生物学家已隐隐预测到,将有更大的秘密有待发现!植食的太白华阳龙和其他剑龙一样,它的牙齿一生都可以不断更换,猜猜看哪颗牙齿属于剑龙?谜底是:从左到右依次属于异齿龙、板龙、梁龙、阿普土龙、剑龙。
乌尔禾龙 它是剑龙家族最后的成员之一,分布在白垩纪早期的中国新疆地区。根据现在已经掌握的骨骼化石推测,它是一种大型剑龙,身长大约7米。注意到了吗?它背上的骨板不是常见的尖锐的三角形,而是类似矩形,这样的骨板不太可能承担防御和调节体温的作用,要揭开它的谜底还有待于更多化石的发现。 现身地:中国新疆;现身时间:1973年。
风暴中心的盲点 在台风的狂风暴雨中,有一个浪静风轻的区域——台风眼。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它的大小变化和台风强度有很大关系:台风眼变大意味着台风此时正在加强。
太白华阳龙在大嚼桫椤叶子。四川自贡出土太白华阳龙化石的同时也发现了桫椤的化石,专家推测桫椤是太白华阳龙常吃的植物。
高句丽人建造山城利用了上天赐予的群山和密丛,巧妙而隐蔽。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四方方的宫殿遗址那样,山城内的宫殿为战争中的人民提供了躲避之所,在这里,他们和敌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关乎生命。
摄影 / 谷德平
1.按照蚁巢的成品图,将电线槽固定成门子形的框架。然后在框架的两面附上玻璃,并用U型夹把玻璃夹稳。
我是小水滴,广阔的热带海洋是我的故乡。太阳公公把海水“烘”得暖洋洋的,连60米深的地方水温也在26.5℃以上呢。看!我的一个小伙伴已经蒸发到海面上,旅行开始喽!
用李白的名字命名 为了纪念久居四川的诗仙李白,古生物学家们给大山铺出土的剑龙命名为太白华阳龙。它与已知剑龙承前启后始祖类型的说法已得到古生物学界的认可,然而,剑龙是如何漂洋过海,不远千里到达世界其他各洲的呢?不解之谜还有待揭开……
沱江龙 亚洲有史以来发掘到的第一种完整的剑龙。它是剑龙家族里发现较晚的一种,生活在中国的四川自贡地区。它也是剑龙类中较大的一种,足足有7米长。从脖子、背脊到尾部,生长着15对三角形的背板,相当尖利,这些骨板不如美国的剑龙骨板大,估计调节体温的可能性不大,相反这些三角形的骨板很有可能是作为自卫武器使用的。除了这些背板,在它的尾部还生长着两对锋利的尾刺,是抵御肉食恐龙攻击的强大武器。 现身地:中国四川自贡;现身时间:1973年。
左图:“蚁军坦克车” 威风八面的巨首蚁兵蚁像一辆重型坦克,趴在它背部的是工蚁。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兵蚁就会义无返顾地奔赴前线。 右图:恶战之后 一只聚纹双刺猛蚁在检查敌军的尸体。蚂蚁的战争有时会持续一个月,直到一方全部被杀为止。
珍品办公室 汪老师办公室每一块化石都是极为珍贵的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化石的每一个诉说历史的细节都不漏过。
丸都山城的一号门址是山城的涵洞。再加上宫殿内人工修建的排水沟,山城的积水最低点,也就成了一处集中汇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此,高句丽人的山城在同水区,所以墙体上有四处排水时期的山城中算是技高一筹的。
翻越高黎贡山的古道有三条,北斋公房、南斋公房和大蛇腰那条古道。古道的历史不短,两千多年,是《史记》里记载的“蜀身毒道”的一部分。“身”在古音里读“烟”,“身毒”即印度,在今天的概念里,这就是一条“国际通道”。(上下图)
2.如果没有U型夹,可以用同样功能的铁夹子代替。如果用木条代替电线槽的话,用胶带贴住木条表面,这样可以防水。
峨嵋龙是一种体型中等的蜥脚类恐龙,它们身长12-16米,最大的个体接近20米,肩高4-5米。它们的脖子非常长,但因为骨骼内有许多孔,所以很轻便,能够轻松自如地抬离地面。它们喜欢在干燥结实的土地上生活,吃蕨类植物。
我也变成一颗水蒸气,飞到空中。因为地球自转的存在,周围的冷空气很难直接加入我们的队伍,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
美洲后裔 这是剑龙家族里最早被发现的美洲剑龙,重约3吨,是剑龙科中最大的成员。与华阳龙齐长的四肢不同,它的后肢比前肢大得多,使它的后背弓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峰——相对高大的身躯来说,它的头则低得不可思议,大脑也只有核桃大小。
勒苏维斯龙 它是剑龙家族里很晚的成员了,生存时间从侏罗纪晚期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早期,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英国、法国地区,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法国古老的部落。它是一种中小型、身材比较苗条的剑龙,有着较其他剑龙更修长的四肢,肩部与太白华阳龙一样生有一对棘刺。 现身地:法国;现身时间:1957年。
“翼龙的四个后趾是一个比一个长” 汪老师不仅仔细点评了陈瑜的画,对给他来信的其他古生物爱好者也耐心解答。
能想到吗?将石头凿成梭形码放整齐后,形成相对平整的一面,再用条形石或碎石填充凹凸不平的另一面,于是,城墙就有了两张脸。这些狰狞的“狼牙”,就是里面的那面墙体。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之后,切断滇缅公路,迅速占领了怒江以西的国土。在敌占领区,远征军预备第2师一直在敌后打游击,这个碉堡就是他们修的。碉堡的枪口向着西面,正对着有如一线天的隘路,别说武器,就是有一堆石块也能守住路口。
3.在蚁巢的上端装一个塑料管,这样需要在将门子形框架锯下一段,如左图那样和塑料管安装在一起。
龙族的守护者 “西灭”龙群中强壮的青年雄龙,它们是族群中的守卫者。随时处于戒备状态的它们会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它们那锋利的剑刺来抵抗外敌的入侵。它们也是和蔼的长辈,将生存的本领传授给幼龙,让幼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不至于被大自然淘汰。
夏季,太阳直射区域由赤道向北移,导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成西南季风,它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造成的辐合作用,把我们变成了一个大气旋涡。
难嚼的食物 无力的牙齿是太白华阳龙的软肋,为了消化大团大团直接吞进嘴里的树枝、树叶或是坚硬的果核,需要有个强壮的胃!不仅如此,太白华阳龙还常常吞入一些石头在胃中帮助磨碎食物,今天的鳄鱼、鸵鸟和某些鸟类也是这样。
锐龙 它名字的意思是:尖锐的恐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欧洲,葡萄牙、法国和英国都有出土,然而它的化石都很零碎——至今古生物学家也无法给出它们身材大小的准确数字。一些科学家估算,它的个体可能与北美洲剑龙的大小相近。 现身地:法国;现身时间:1902年。
独门暗器:螫针
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闻名世界,看看高句丽的金字塔吧——长寿王的陵墓,它被当地人称为将军坟,7层阶坛,砌石22层,13米高,底下四周还有几块大块护坟石。
上山不久遇到一座小桥——永定桥。从风化的痕迹看,小桥犹如古道一样,历史够久远的。水不大,溪水里的石头是红色的,我不知道是苔藓还是矿物的原因,但是当地人说那是血染红的,人的血。
历史的瞬间 在数亿年以后人类发现了这两个恐龙的化石,也许这便是我们片中的“西灭”龙群首领“日末”,也许这是它晚年时遭到的一次食肉龙的袭击,也许这一次,它没能成功地击败对方,这一切的一切也不过是我们的猜测。而这一切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瞬间,并将它保存至今。这也是我们想留给你的幻想空间。
4.弄点沙子或泥土放进玻璃槽,用于蚂蚁建巢。如果不能确定沙土的来源,最好将沙土放入锅中煮,进行消毒。
旋涡不断加强,风速越来越快,当达到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台风了。我们卷起海底深处的营养物质,为藻类提供美食。据说1843年5月16日,我们还把海里的小鱼“运”到了印度的一个村庄!
起飞!蚁后 一只新的织叶蚁后起飞去天空寻找它的爱情。之后,它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每年春末夏初,你总能不经意间发现它们的身影。
高处的都城 高句丽的开国都城五女山城,相比于雅典卫城来说,没有了敬神的那份精致,但也算功能齐全。
日军和远征军曾在这里开展激烈的战斗。日本人一直想把预备第2师打过江去,但一直夺不下这个碉堡,后来是当地的汉奸带路,绕过垭口从后面突袭。预备第2师一个排的士兵全部被打死在狭窄的碉堡附近。
5.用胶带将玻璃槽的顶端封住,防止蚂蚁逃跑。此外,还可以在玻璃的内侧摸上凡士林,使槽壁光滑,这样防止蚂蚁爬上来。
“日末”用尾刺对准建设气龙的头部奋力一甩,顷刻间一道红色液体便从建设气龙的脸旁溅出……
看我们像吗? 剑龙中身材最娇小的太白华阳龙(下)与身材最巨大的美洲剑龙的骨骼化石(上)放在一起,不难看出它们共有的特点:大象一样的腿,拱形背,小脑袋。
左图:国王与王后 体形大的是雌蚁,它就是将来蚁巢的统治者;而雄蚁是个挂名的国王,它是看不到它的臣民的。 右图:短命的国王 交尾后,雄蚁的精囊留在雌蚁体内,供雌蚁使用终身,而雄蚁则会迅速地死去。
由于背阴,路上的积雪和流水全都结成了透明的冰凌,硬硬的,非常滑。一匹骡子刚过就滑倒了,马鞍一下子就滚到了沟里。后面的三匹骡子反应比人还快,转身就想往回走。大家连忙分头拉住它们,连哄带骗让它们安静下来。60年前远征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路上运送物资,展开激战的。
这是两张台风“云娜”的卫星云图。 2004年8月12日,“云娜”和台湾擦肩而过。几次台风的光临让这里的水库“喝”饱了水,居民用水和灌溉用水储备充足。(左图) 几个小时后,“云娜”登陆浙江。广东指望“台风化雨”的梦想再次落空。广东省下半年降水主要依靠台风雨,但是今年入汛以来广东显得异常“风平浪静”,只剩下最后两个月汛期,秋旱已成定局。(右图)
相安无事 由于多种埋藏方式并存,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从堆积在一起的众多古生物化石中挑选并最终完成一架完整的骨骼化石非常不易,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两架完整华阳龙骨骼化石的珍贵。它们最终如何相遇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
左:蚁卵“饭团” 这可不是米饭团,而是蚁后产的卵。幼虫一生下来就要吃,靠腹部贮囊中贮存的甘露,远远不够。有时饿得实在难以忍受了,雌蚁也食用一些后代,以求长远。 右:脱翅的蚁后 婚礼结束后,蚁后会尽快脱去自己的婚纱——双翅,找个安全的栖身之处,开始了生儿育女的生活。
历史中高句丽和中原发生过好几次大的战争:曹魏政权的东征,隋炀帝三次打击,唐朝的致命进攻⋯⋯,不过,他们也在不断地侵占着别国的领土。打与被打,可以为高句丽的历史画个素描了。
古墓壁画中的熟悉形象 考考你的眼力和历史知识,数一数这些高句丽的古墓壁画中到底有多少个是我们中原文化的形象? 图上顶的伏羲和女娲、莲花火焰、右页图的青龙等等,高句丽的文化的融合性可见一斑。
在寻找滇西抗战遗迹、遗址的路上,我们遇到几位定居在这里的远征军老兵。把日军赶出国门后,他们留在这片流过血、负过伤、挽救过民族命运的土地上。 A.陆军航空兵全体机组人员证章(美军十四航空队) B.中缅印战区徽章(美军十四航空队) C.陆军航空队飞行章(美军十四航空队) D.国民党远征军射击班证章
将捕捉到的蚁后放入塑料盒(底部放个水盘防止蚂蚁逃脱)里饲养到产卵孵化出工蚁。这样,有利于观察和饲养。
树叶盖的房子 一群黑腹嗅蚁工蚁在织叶建巢。第一批工蚁出巢后,蚁后贫穷的生活就要结束了。但是如果出巢的工蚁遇到不测,一切就都完了,蚁后只能饿死了。工蚁出世后,喂养蚂蚁幼虫的工作就交由工蚁去做,蚁后就专司产卵了。
这些都是在高句丽遗址的兵营中出土的兵器和马衔、脚蹬、镣铐。铁器是可以在战后清点的,可是那么多的鲜活生命呢?⋯⋯
高黎贡山至今仍留有很多战壕、掩体。这是一条日军的交通壕,几乎已经被落叶和泥沙添满。不知当年在这条壕沟中运送过多少弹药?抬过多少伤兵?
用一个塑料盒与塑料管相连,用作投喂蚂蚁的地方。把蚁后和工蚁放入塑料盒,并用黑纸盖住玻璃槽。蚂蚁会跑进玻璃槽建巢。
放牧的蚂蚁 蚂蚁是个聪明的牧人。蚜虫会分泌可口的蜜露供蚂蚁食用,所以蚂蚁会保护它们的“奶牛”——蚜虫不受瓢虫等天敌的侵害。这如同我们人类保护牛羊不受狼群的袭击。
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 四耳陶瓶和其他的一些瓶瓶罐罐也都为我们了解高句丽的文化留下了线索。
吴朝明老人家“二战博物馆”的小展室的墙壁上有幅画,画面上的战场就是他家窗外的大尖山。山头弥漫着硝烟,蓝天上,十四航空队的飞机在扔炸弹、投补给,白色的降落伞像云朵一样。当年,老人曾在高山上亲眼看着战役的进行。
食物接力赛 两只弓背蚁在交换食物。其中一只将液体食物通过食管传进另一只的体内,自己只留少量食物作为养料。
丸都山城与山下墓区全景 高句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的全名叫作“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内。这是中国的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
晨雾把耕作的老牛和农人勾勒成一片田园牧歌般的景色。战火已经熄灭,英雄与敌人的遗骨一同化为黄土。和平,让人心生感激。
上图:“蜘蛛侠”被捕 一只蜘蛛被掠猛蚁的长颚夹住,动弹不得。然后,掠猛蚁用腹部的毒刺猛蜇蜘蛛几下,蜘蛛随即就没反应了。 下图:蚂蚁农夫 斜结蚁在吸取植物红背山麻杆叶上分泌的蜜露。在南美洲,一些切叶蚁会种蘑菇来养活自己。
左: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刚开始建立政权时,范围仅在玄菟(tū)郡内。 中: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高句丽开始向东部扩张。公元3年迁都到国内城,开始修建丸都山城。 右:三国和西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316年) 这两个朝代的高句丽版图没有大的变化,丸都山城逐渐发挥主要作用。
“披着蚁皮的狼” 淡带荆猎蝽的若虫把吸食干净的昆虫外壳和沙粒粘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垃圾堆”,在猎物不经意接近的时候,它会突然袭击,迅速捕获猎物。
左:东晋时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版图明显扩大的时期,奠定了国土面积最大的良好基础。 中: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这个时期高句丽的版图达到了历史上最大,此时都城已经迁到了平壤。 右:隋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高句丽已经开始呈现衰败的趋势了。终于公元668年,唐初,高句丽灭亡。
敌军间谍 这个怪怪的“蚂蚁”遇到“同伴”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在它“触角”碰上对方触角的一瞬间,对方像触了电似的疼得乱窜。“蚂蚁”于是露出本性,上前将对方捉住。它就是蚁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