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山河寻龙记 杨锺健与抗战期间恐龙研究


文章出自:博物 2025年第07期 作者: 杨灏皓 

标签: 动物世界   博物广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场民族存亡之战中,前线将士们浴血杀敌,后方各界民众亦各司其职,共赴国难。抗战期间,以杨锺健为代表的中国古生物学先驱们,依然考察钻研不辍,还用恐龙化石鼓舞了国民的抗战热情!

从北平到大西南

被誉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的杨锺健,1897年生于陕西华县,年轻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1927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古生物学博士。

博士毕业后,杨锺健毅然回国,进入当时的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担任新生代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身)的副主任。1929年,他一度主持了周口店的化石发掘,并参与发现了陕西神木县的国内第一件恐龙脚印化石。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