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荒原上冒出“方板森林”“光伏”生态变迁初探


文章出自:博物 2025年第04期 作者: 葛陆原 

标签: 文化文明   自然探奇   博物广知   

近年来,光伏发电蓬勃发展,在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优势项目。所谓“光伏”,是半导体材料“光生伏特效应”的简称。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光伏电板(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供人所用。光伏发电过程本身虽不污染环境,但需要在荒原上建起规模巨大的电池组阵。这些动辄以平方公里计的“光伏森林”,会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团队,对此展开了初步研究。

缘起:光伏海洋,是否淹了动物的家?

近些年,一座座光伏电站,在我国西部、北方的荒原上拔地而起。它们多建在荒漠、半荒漠地区,那里不仅日照时间长,而且物种多样性相对低,以便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 / 何长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