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 草原“假名”初肇始


文章出自:博物 2024年第12期 作者: 郭晔旻 

标签: 文化文明   地球村公民   

上次“说文解字”讲了蒙古文字。这次我们来看看同为草原民族的契丹人,也是在创立政权时才新造文字。然而他们的造字思路,与蒙古文截然不同。契丹文外观上,虽与之前介绍的西夏文类似,都是“乱码”方块字,但其“内涵”却出乎意料。

“无字碑”上的神秘文字

陕西咸阳的乾陵,是唐高宗、武则天夫妇的合葬墓,也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双帝陵”。陵区内有一块为武则天所立的“无字碑”:相传碑上无字,只为让这位史上唯一女皇帝,是非功过由后人评说。然而你若去乾陵旅游,看到那碑可能会很惊讶:明明碑上密密麻麻全是字!

其实在乾陵竣工二百年内,碑上确实无字。到唐朝灭亡后,唐陵常疏于看管—碑上那些文字,是历代游人先后题刻上去的。碑上纷乱的词句中,有篇完整又清晰的小短文很显眼。它有前后两段,前段甚是古怪:分明是汉字笔画书写的大号方块字,细看却像电脑乱码,几乎没一个认识。

责任编辑 / 刘阜 戴智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