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了 月半了 汉字中的月与肉


文章出自:博物 2018年第03期 作者: 宰予 

标签: 博物餐桌   

月有圆缺月相,人也有“人相”,变化关键,就在一个“肉”字。正月过了十五,农历新年正式宣告结束,经过一年一度的脂肪充值季,天上月圆了,身上却“月半(胖)”了。与肉相关的许多汉字都是月字旁,难道古人早有先见之明?“月”与“肉”的渊源,尽在古文字中。

月与夕,孪生兄弟

月字早期甲骨文作 (1) ,是一弯蛾眉月。《说文解字》解释:“阙也,大阴之精。”阙即“缺”——为何象形缺月,而非圆月?毕竟“缺”的状态更常见,更符合人们对月亮的印象,同时也可与圆圆的太阳区别开。

“大”即“太”,意思就是大,日称“太阳”,月称“太阴”。我国传统上认为男性阳刚,女性阴柔,故而童谣中,太阳通常是公公或哥哥,月亮则是婆婆或妹妹。古希腊神话中,白天男神赫利俄斯驾车在天空飞驰,是为日,夜晚则由其妹妹女神塞勒涅接替,是为月。像这样,日月神是兄妹或夫妻的设定,在很多神话中都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