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中元迎秋凉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8期 作者: 魏申申 

标签:

火逝、凉月、新秋……这些给人带来丝丝凉意的名字,属于农历七月。古往今来,人们察觉到季节变迁、日月移动、植物的生长和走兽的行踪,不仅根据这些井井有条地安排各个季节的工作和娱乐,还由此赋予每个月份很多动听的别名。因为有了这些动听的名字,月份便不再是历法上枯燥无聊的数字,而变成了展现自然和生活风貌的栩栩如生的图画。

说起农历七月,大家耳熟能详的是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的诗句——“七月流火”,曾让很多人误解为七月酷热难耐、热浪阵阵。实际上“流火”指的是秋季黄昏后,天蝎座的“心宿二”——“大火”星向西而下。七月给人的体验,不但暑气渐退,而且秋风中带有丝丝凉意,正合它“火逝”和“凉月”的别名。

秋天在七月向人们蹒跚而来,这对于经历了酷暑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舒缓。古人用“首秋”、“孟秋”、“初秋”、“肇秋”、“新秋”等别称来表达对秋意的盼望和体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夹杂着萧瑟的秋雨,吹散一夏的炎热。人们与夏季作别,俗话说“秋扇见捐”,本意就是入秋后,家家户户把团扇收起不再使用。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