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有读书高
古中国的璧雍、太学、国子监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5期 作者: 李思 

标签: 建筑文明   文化文明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古以来就相当发达。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数千年不断。在“礼崩乐坏”之前,西周的璧雍曾是孔子心中的天堂圣殿,太学用汉朝文化把中国人凝聚成“汉”族,而国子监开创的科举,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考试制度。

三千多年前,周王灭商,迁居关中,建都丰京和镐京(今西安)。在京都城郊,西周天子建起一所园囿,用于教育贵族子弟,这便是我国史料记载最早的“大学”——璧雍。

据说,璧雍建在长安西北四十里处,池水环绕,林苑广阔,草屋厅堂立于中央高地,“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贵族子弟8~13岁开始先要在城内“小学”寄宿学习,三五年后再进入郊外的璧雍深造,学满9年后“知类通达”、“谓之大成”,就可以毕业出师了。

责任编辑 / 李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