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山谷中的营造智慧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03期 作者: 周剑生 

标签: 遗产风景   

在白雪皑皑的山脚下,在庄川东岸一公里长的河滨谷地上,日本岐阜县白川乡的百余座合掌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仿佛是一本本被打开却又倒扣着的硬皮书。1935年,赴日调查传统住宅样式的德国学者布鲁诺·陶德见到这一幕,不禁赞誉它是“极端合理”、“相当罕见的传统庶民建筑”,是“现实世界中的童话屋”。

与世隔绝的深山谷地,从来就是逃亡者的乐土。12世纪末,日本平安时代走向尾声,武士家族集团平氏,在与源氏的权力争夺中败战。为躲避追击,平氏家族逃入日本本岛中部的深山,就地取材,用木料和当地盛产的茅草,搭建起可随时迁移的简单房舍。这种房屋的剖面约略呈三角形,与山脉的走向垂直,可阻挡顺着山势刮下来的寒风。屋顶铺设七八十厘米厚的茅草,斜面夹角达50-60度。当暴雪来临,屋顶的积雪易于滑落,不至于冻结后将木屋压塌。这些房屋的外形酷似双掌合十,故而被称为合掌屋,作为一种民宅形式,在后世得到了延续和推广。

图为有着400年历史的和田家合掌屋的内景。图中可看到房屋内部用绳子和木条捆绑的房梁。合掌屋的建造不用任何钉子,纯粹的木结构使房屋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即便遇到灾害性大风天气,高层被毁,低层也可完好无损。
合掌屋内部通常分成2-5层,一楼居住,当中设置火炉,热气传到二楼,人们可在室内养蚕制丝(如图)。
白川乡四面环山,山谷中的合掌屋被刻意设计成东西走向,以便在减轻风力带来损害的同时,获得充足的采光。屋顶呈60度左右夹角,其上铺设厚厚的茅草。
该结构有利于冬季积雪滑落,避免压塌屋顶。
图是村民除雪的场景。过了严冬,雪水融化又会渗入茅草,大约每隔30年,这些茅草就得更换一次。由于合掌屋体量巨大,在过去,一户人家翻修一次屋顶,甚至需要动员全村的力量。

目前岐阜县大野郡白川乡共有5座合掌村落,其中的荻町(又称合掌村)拥有114栋合掌屋,它们大多建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中后期。木构建筑最忌烟火,但山中冬季苦寒,电气时代来临之前,一年里持续数月的大雪,决定了家家户户必须得生火取暖。人们在火炉上方悬吊起大块的桐木隔板,桐木质轻,耐火性强,既能减轻横梁负重,又可防止木炭燃烧时产生的火星随热空气上飘至屋顶,引起火灾。此外,当地人在室外消防上也下足了功夫。屋舍四周沟渠纵横,除提供灌溉农田的用水以外,更便于随时随地取水。据说如今荻町共有59个喷水枪,34个露天消防栓、28个室内消防栓。完备的消防设施和防火意识,使得这些脆弱的木构民居,得以穿越三四百年的时光。

责任编辑 / 郭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