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成就了古代中国的幸福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6期

标签: 古代生活   

岁时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时间表述,它起源于中国人尊崇自然时序、尊崇天道的时间观念。上古时代民众通过对物候、天文现象的观察,认识了四时的变化,不过这种认识被隐藏在了神秘的面具背后,与原始的宗教意识相连。且听民俗专家萧放解读中国人如何感应天时,如何缔造岁时节日系统,尊奉自然、循时而动。
元宵夜色下,一条灯火长龙飞舞盘旋,化作耀眼的太极图,长留影像中。美好的时光给人稍纵即逝的感受,也使人更愿纵情佳节,祈愿来日。
摄影/应新新

自然时序是先民对时间的第一感觉,

中国时间的特征并非直线单向运动,

而是永不停息地循环往复

■当我们说到“时间”的时候,头脑中浮现的印象与认知通常是:时间对谁都一样,很是公平,且时间如长河逝水,直线一般地向前流动,一旦走过一个点便不可能再重新回到那个点,只能向前。但在您的研究文章中,却有一些不循此理的观点,并被冠之以“中国式时间观念”,请谈谈什么是“中国时间”,以及它是一种怎样的时间观念?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 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曾经撰写《〈荆楚岁时记〉研究》、《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间观》、《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经验》等书籍论文,他从节日民俗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时间文化、岁时节日的深刻内涵,传达出一种观点:中国传统节俗中有许多适应人情、人性需要的内容,民族节日犹如一江春水,它的流向与民族文化的生命、未来息息相关。

的确,“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给人一成不变、不可逆转的印象,这种“线性时间观”把时间进程看作永不停息的直线单向运动,不断地向前延伸、流逝。但这些都是现代人的时间观,也是全球化的时间观。在中国一些比较偏远的民族地区,我们往往会遭遇到持有不同的时间观念的个体或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