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
一座园林背后的文明轮回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6期 作者: 黄晓 

标签: 遗产风景   文化遗产   古典园林   

在江南园林中,或许它不是最有名的,却是最有故事的。数百年间,这园子荒了、兴了……轮回中,激荡着几代主人起伏的命运。从一座疏野小园,出落为冠绝江南的天下名园,寄畅园在康熙朝的声名鹊起,昭示着清初屡遭打压的江南文化,终于征服了满清统治者,乃至全中国。

寄畅山水阴
大雪,给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披上了银装,遥望过去,竟有些水墨画的意境。园名得自王羲之的《答许掾》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孔子赞许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赋予中国园林一套儒学基因,似乎冥冥中护佑着这座山水名园,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幸有园亭可安身

1665年10月,年幼的康熙皇帝登基后第4个年头,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风尘仆仆赶到太仓拜访江南名士吴伟业。得知吴先生去了松江,他又启程东下,终于在一座临水高楼上找到了吴先生。他叫秦松龄,来自无锡的一个望族,是北宋词人秦观的后裔。

长久的忧伤与失意,让秦松龄清秀的面容略显憔悴:几年前他的母亲刚过世,他也丢掉了官职,居丧期间,爱妻和祖母又先后亡故,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使他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这年年底,母亲的灵柩要下葬,他不惮艰辛,辗转来求吴伟业作篇墓志铭。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