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应该是谁的审美?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0期 作者: 丘晓江 

标签: 城市建筑   

2011年5月正在建设中的合肥美术馆,它看起来像一只不会搭巢的鸟乱垒起来的窝,又像是一堆等待燃烧的木柴(摄影/吴芳)。
日前引起热议的苏州“东方之门”,它颇像一条英伦风的低腰牛仔裤。这样怪异的审美,让公众很难接收。(摄影/徐志强)

最近,人们对自己身边拔地而起的各类建筑,兴趣颇浓,火药味也甚重。比如苏州市里,一座301米高的摩天大楼——东方之门,还没完工,就因为图片的曝光而掀起轩然大波。不少人形容它的造型像一条低腰牛仔裤,并戏称其为“秋裤门”。“秋裤门”风波尚未过去,杭州奥体博览城又进入公众视线,有人评论,此楼的设计效果图有如女性内衣,遂为其赋名“杭州比基尼”大楼。

其实,这些建筑有个通称,叫做“公共建筑”,或曰“地标建筑”。不过,官方并不完全认同此说,有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某相关负责人就认为,东方之门“只是私营企业的商业项目”。也就是说,“东方之门”是民间投资,并非公共建筑,大众没有资格对它指手画脚。如果按此说法,许多民间投资的城市“地标建筑”,也都不是公共建筑。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