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壶飘零记
郑公大墓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1期 作者: 于茂世 刘一苗 

标签: 新郑市   文物故事   

一座未经盗扰的郑国国君大墓于上世纪20年代在河南新郑被发现,里面出土了一百多件规格极高的青铜器,史称“新郑彝器”。这些青铜器中有两对孪生方壶,尤为引人瞩目。它们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流露出不同凡响的独特气质。然而,因受战乱和人事的纷扰,这两对方壶被迫劳燕分飞,天各一方。它们经历了怎样曲折、辛酸的离乡之路?跨越数十载的光阴之后,我们似乎还能聆听到它们彼此之间的问候。

2006年4月底,一对分离达半个多世纪的莲鹤方壶在河南省博物院团聚。双鹤并肩而立,凝望彼此,脉脉含情。置身在它们身旁,人们感慨唏嘘,这不仅仅是一对古老青铜器皿的会合,更是一种源自传统并被赋予时代内涵的文化精神的交融。
1923年8月新郑郑公大墓的挖掘现场。民工们在官兵的监督下,对该墓进行发掘。墓室中的棺椁已经腐朽,墓主人究竟是谁,当时并没有人关注,更吸引人的是椁与室之间堆放着的青铜器及其他珍宝。这批古物的出土,在商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9年8月,来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高天跟随旅游团赴宝岛台湾旅游。在位于台北南海路上的历史博物馆里,他意外地发现了该馆珍藏着大量来自故乡河南的文物,而这其中,出土于新郑郑公大墓的二十多件青铜器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该图是驻守郑州的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靳云鹗是一位豁达明智的新派人物,一向重视古文化,并且尽力保护。郑公大墓发掘期间靳云鹗也常常到发掘现场进行督察,对新郑古器物的发掘和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台北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春秋蟠龙方壶,这件青铜方壶同样出自新郑郑公大墓。该壶高大壮美,纹饰繁缛精细,颈侧有双龙环耳,圈足下有双虎承托,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方壶显得格外庄严持重,给人一种无言的震慑力。台北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式昭介绍说:“这件春秋蟠龙方壶出土时本为一对儿,而它们中的另一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责任编辑 / 刘霞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