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壶一世界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5期 作者: 禅鱼居士 

标签: 文化遗产   

紫砂壶,不仅实用,也可置于案上欣赏。上面有诗、有画、有情趣,甚至有灵魂。从几两泥到一把壶,这一过程,完全由个人独立制作完成。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壶。所谓见壶如见人。以慧心制壶,一人一壶就是一个世界。梳理一下紫砂壶的发展历程,正是如此。

我曾参加过一次茶会雅集,那是在京城的雪砚山房。所谓雅集,就是文人间的聚会。茶会雅集,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块儿喝茶品茗。雪砚山房的主人雪生先生,不仅好茶,还喜好收藏紫砂壶。每次有朋友来,都会请人观赏他那一柜子各式各样的紫砂壶,这次也不例外。“出场”的是一把茶黄色段泥精工制做的“牛盖莲子壶”。壶身筒一侧镌刻有书法“千虚不博一实”,另一侧镌刻着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书画落款是“秀棠”,壶底落款为“维明制陶”。徐秀棠和徐维明是叔侄关系,两人同为宜兴紫砂界名师。壶,不用说,做得是相当精致。“今天不说紫砂壶的工艺,只想请大家猜猜这把茶壶的书画谜底是什么,猜中者有奖。” 雪生笑咪咪地说。

然而几轮过去了,谁也没有猜中。雪生先生只好宣布谜底。他手托茶壶,一边指点一边说:“谜语的谜面和谜底贵在藏巧,藏巧贵在和韵,和韵贵在意境和趣味。这把壶的藏巧,第一在于书法:‘千虚不博一实’出自宋代《陆象山语录》,其意为‘千虚不如博一实’,巧藏了一个‘如’字;第二在于刻画:一枝凌寒独俏含苞待放的梅花,取宋代朱熹古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境,而画中藏巧在诗句字尾的‘来’字。因此谜底便是大智慧佛祖‘如来’的名讳。”

责任编辑 / 康晶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