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追唐 以华夏正统自居 俗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接受汉化、追慕儒家文化,是金朝政治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背景下,苏轼的学问被金朝统治者奉为上宾。上图可见,北京房山金陵仿照唐朝规制,因山为陵,并且有清晰的中轴线。陵寝所用纹饰,也是汉地风格,如右页图石台阶上的缠枝花纹、石栏板内侧的龙纹。 摄影/洛卡奇
3000多年前的南方第一城 位于湖北武汉黄陂的盘龙城,是夏商时期的重要遗址,在中原二里头、二里岗文化向南扩张的历程中,盘龙城发展为南方的中心城市。图为航拍其核心区域城址,四周高大的城墙与宫殿遗址,清晰可见。摄影/洛卡奇
历史上最早的前朝后寝 盘龙城宫城东北部是全城的最高处,1974年考古发现有大柱础穴和础石,经大规模发掘,逐渐清理出了一片宫殿建筑群。图中清晰可见1号、2号宫殿台基呈一北一南中轴对称分布(摄影/洛卡奇),建筑学家杨鸿勋认为,两座宫殿构成了迄今发现最早的前朝后寝布局。
明朝初年,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就藩武昌府(今湖北武汉),至于明末,延续九代。今日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内,分布着九座楚王墓。图为第一代楚王楚昭王墓,建筑为后来重建。明代史书《名山藏》记载,朱元璋问群臣:“武昌何地也?”对曰:“楚。”遂以此分封朱桢。 摄影/洛卡奇
国之重器毛公鼎 曲折跌宕收藏路 图为陈介祺精拓毛公鼎全形拓并铭文靴形拓(摄影/洛卡奇)
庙堂气象 金文典范 毛公鼎铭文不仅是珍贵的史料,它的书法价值也极受推崇。图为金石学家陈介祺精拓毛公鼎轴局部。铭文随着腹内的圆弧纵势分布,一些曲直、斜正、大小的字,随着弧形的意韵弯斜排列,写出了平底向上流动的曲线之美和出奇的惊喜。 摄影/洛卡奇
乾隆瓷的华丽新奇 两岸故宫博物院共同佐证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奢华富丽的“瓷母”,即本页所示的各种釉彩大瓶(摄影/洛卡奇),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新奇繁缛的霁青描金游鱼转心瓶(见下图),它们都见证了乾隆时期瓷器烧造领域对创意与技术的极致探索,可谓异曲同工。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被溥仪带出紫禁城外,流落民间,为大收藏家张伯驹所收,后捐献给国家。 摄影/洛卡奇
瓷器与瓷窑 跨越海峡见证发现 南宋临安有修内司窑与郊坛下窑两处官窑。图是浙江杭州在郊坛下官窑遗址基础上建立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内景(摄影/洛卡奇),展示了八百年前官窑作坊中龙窑的面貌。
图是位于北京文津街的“北平图书馆”旧址,也就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主楼(摄影/洛卡奇)。这几处馆址都曾是近代中国古籍善本的最大宝库。
奇幻之书 亦有历史承载 道家常常以鹿、牛、龙等灵物作为交通工具,图为山西汾阳太符观西配殿五岳殿悬塑,一只麒麟拉车奔腾于云间(摄影/洛卡奇)。车的意象在《西游记》中得到发挥,被改编为车迟国的故事情节。
绣口一吐 就是无敌法术 《西游记》的法术,可以分为咒语类、变化类及遁身、定身等其他类。相比而言,咒语类的学习较为简单,但威力不减。图为在北京正阳门箭楼正脊发现的明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摄影/洛卡奇),是压胜的镇物。而唐僧曾被传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防御妖魔。
仰望星空 奎宿在二十八星宿之列 古代中国人将黄道面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以便于观察日、月、星的位置变化,从而确定时节,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这就是二十八星宿。按方位,它们又被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在小说《西游记》中,二十八星宿是“十万天兵”的重要成员,战力不俗的奎木狼,属西方白虎七宿之列。图是北京先农坛太岁殿里的原明代隆福寺藻井星图,整个藻井共分六层,代表层层天宫直达星河(摄影/洛卡奇)。
图为铜雀台遗址出土的石质螭首(摄影/洛卡奇)。螭首安置于台基转角处,头部上昂,造型夸张精美,线条极富动感。螭首规格如此之大,可想见铜雀台的雄伟壮丽。
本图和下图分别为建炎通宝和临安府钱牌(摄影/洛卡奇)。南宋货币经济异常发达,市场对铜钱的需求量大增,经常发生钱荒,产生了钱牌这种代用币。本图建炎通宝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42万缗。南宋前期,岁入1000万缗,市舶收入150余万缗。
襄、樊为朝廷根本当加经理 襄阳城北、东两面临水,西、南则有岘山、万山、百丈山等山为屏障,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宋朝为了加固城防,予以包砖,又在东北、西北两角创筑雁翅、钥匙头城两座,直抵汉江之畔(如图,摄影/洛卡奇),与对岸樊城的雁翅城遥相呼应。襄阳、樊城隔江而立,互为唇齿,彼此支援,下图为重修后的樊城“屏襄门”(摄影/洛卡奇)。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1250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得知蒙军将要用兵襄阳的消息后,抢先占据襄阳,后派都统高达正式收复襄阳、樊城,经过三年经营,襄阳再度成为城高池深的坚城。图为襄阳城西的《李曾伯纪功铭》(摄影/洛卡奇),便记载了这一事件。“千万年,屏吾国”,襄阳确乎承担着守卫国土的锁钥重任。
图为曹魏正始石经(摄影/洛卡奇),用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写成,又称“三体石经”,在汉字和书法史上皆有重要意义;
山西晋祠 可能藏有“最后的神御” 安放先朝帝王“神御”的祭祀场所叫神御殿。宋代神御殿曾遍布全国重要的寺院、宫观与宗室宫殿,成为展现国家正统的利器。然而,元代宋后,先帝们的神御塑像便荡然无存。图可见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宋塑圣母像,有学者根据圣母殿的修建年代,以及所反映的宋代宫廷的仪礼,推测这尊圣母像是为曾主政多年的真宗皇后刘娥而塑,或可看作另类的帝后神御。 摄影/洛卡奇
御路难寻 “景灵宫”消逝 景灵宫是宋代专门奉祖先御容的斋宫,每年农历四季的第一个月,也即“四孟”时节由帝王亲祀。南宋定都临安后,在钱塘门附近修造景灵宫,并迎回了流落四方的先帝御容。后南宋灭亡,景灵宫湮灭。图为帝王四孟时祭祀景灵宫的专用道路,也是临安城的中轴线——即南宋时的御街遗址。 摄影/洛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