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两侧八字墙的歇山栱细节,斗栱七踩四下昂,耍头雕刻精细,角科七缝,密布于檐下。摄影/魏力
有神庙就有戏台 人们以戏酬神,求得神明庇护佑 山西地区民间信仰氛围浓厚,民众在神庙中祭祀,通过演戏来酬神娱神,从而祈福,故而神庙一般都建有戏台。图为山西太谷县阳邑村净信寺戏台的屋顶藻井和匾额。该戏台修建于康熙年间,道光四年(1824年)由当地富商出资重修。戏台藻井可以将向上的声音聚拢,反射回舞台,形成更好的音效。 摄影/魏力
青铜重器 王都的权力象征 在东周时期,寿春先后成为蔡国和楚国的国都。图为“蔡侯申”青铜方壶,是春秋末期蔡国国君蔡侯申的盛酒壶(摄影/魏力)。其壶颈较长,腹部呈椭圆方形,底有四个动物形足,对称分布,轻盈而具有动感,造型装饰与楚器相似,而盖的莲瓣装饰,却体现出中原的影响。春秋时期,蔡国一度沦为楚国附庸,后又被楚国所灭。
西汉 “文帝行玺”金印(摄影/魏力)作为财富象征的金银,与印章结合,成为等级地位的象征。
颜真卿题刻《谒金天王神祠题记》,令人叹为观止(摄影/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