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京隐龙山南朝墓的结构示意图(绘画/王雎),后方的墓室里摆放着棺木,棺前摆放着石榻。在“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下,墓室的布置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根据“前堂后寝”的建筑格局,棺木所在的墓室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寝室,石榻所在位置则是厅堂。由此可见,榻是厅堂里休憩、待客之用的家具。
简约而不简单 图为慕陵的宝顶和方形大月台。帝陵的宝顶之前,通常有方城明楼、哑巴院等建筑,明楼里还树立皇帝的庙号碑。慕陵却将这些建筑统统裁撤,因而显得极为简约。不过,这座大月台却没有采用常规的砖砌,而是由整块的青白石料砌筑而成,因此简洁中又透露出雍容大气。 摄影/王雎
良渚“手办” 图为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的各种动物形象,收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鹰、象、猪、狐狸、蜥蜴。可见,这些动物在当时较为常见。其中猪是良渚人主要的祭祀牺牲与随葬品,但上图中除作为装饰用的鹰首器盖外,我们并不清楚其余泥塑究竟为何而制作。 摄影/王雎
其结构如下图,即将石锛捆绑在木柄端部,与木柄垂直。此外,在斫木时,还可以利用“有段石锛”背面的弧度,在木材表面凿出曲面,良渚的独木舟就是这样制成的(摄影/王雎)。
金面具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摄影/王雎
图为红山文化的女神头像,以黄黏土掺草禾塑成,一双眼睛却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极具神采。摄影/王雎
神的共性 神的威严,往往通过强有力的眼神来传递。因此,在很多宗教的神像制作过程中,最着重表现的,就是眼睛。史前文明也是如此,图为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和神兽的眼睛都“瞪”得又大又圆。摄影/王雎
中原地区也有崖墓 早在西汉时期,中原地区就出现了一些规模很大的崖墓,比如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和上图的江苏徐州龟山汉墓等。不过,由于中原地区的岩石多比较坚硬,比如龟山汉墓就是开凿在一座石灰岩山体中,因此崖墓很难普及。而四川盆地多为红砂岩沉积,岩性既不过硬也不过软,因此崖墓盛行,遍布大半个四川。摄影/王雎
深山里的“隐士” 猴子生活在幽静的深山里,长得又像人,因而在古代小说、传奇中,常常被描写成隐士和修行得道之士,拥有“林泉逸士”“闲云处士”等雅号。猴子也能像人一样,成为山水画里的主角,图为清人《观虹图》,两只猴子正在山里怡然自得地观赏彩虹,这份自由和闲适令人羡煞。 摄影/王雎
闺中的良伴 千百年来,人类培育出了数百个品种的狗,除了能狩猎、牧羊、看家、送信、拉雪橇的各种工作犬,还有以“卖萌”为生的宠物犬。图为清人《抱犬仕女图》,对于住在深闺的女子来说,温驯可爱、人畜无害的小狗是一种难得的陪伴,也是快乐的源泉。 摄影/王雎
公主府内有宝座 固伦公主、和硕公主的府邸,分别按照亲王府、郡王府的规制修建,正房皆可称为“殿”,殿内皆可设宝座。上图为呼和浩特恪靖公主府正殿内景,殿上的宝座气派十足,这在普通高官、富豪家里都是看不到的。左页图为公主府内的槅扇上随处可见的书画装饰,使地处塞外的公主府充满了汉文化氛围。 摄影/王雎
“水陆两栖”的神仙坐骑 这一只徐州出土汉画像石上的怪鱼,可能是《山海经》中的“龙鱼”。生为鱼形而有四足,水陆两栖,因而神仙能“乘此以行九野”。摄影/王雎
鱼儿引导着亡灵 升入天界 西周墓葬中,常有众多小玉鱼散布在棺椁的四周。其雕刻,简洁生动,古意盎然;其功能,或象征墓主人的生命不息,或为灵魂骑乘以导魂升天。图为宝鸡青铜博物院展出的西周玉鱼,鱼儿畅游在“水草”丛中,栩栩如生。 摄影/王雎
图为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中展示的五代时期吴越国修筑海塘的场景(摄影/王雎),人们将石块装在竹编的长笼里,堆成海塘,打上木桩,十分稳固。
刻划符号:汉字起源的一种假说 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自然格外引人瞩目。目前,考古人员已在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器、石器、玉器上发现了数百个刻划符号,有的显然包含了象形色彩,有的看起来和今天的某些汉字、部首几无二致。本页图片列举了其中的部分符号(摄影/王雎),它们还不能纳入文字的范畴,却为今人研究文字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