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出生,贵州省贵阳市人。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贵州大学区域文化与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在植被葱郁的横断山区,文明和历史的遗迹仿佛被这里湿热的环境所逐渐消解。在这里,西方探险家把目光更多转向了高山上的奇花异草,他们从这里带回欧洲的几株杜鹃花,也许就将为他们赢得梦寐以求的荣耀和财富。摄影/李贵云
虽然是一个山地民族,但苗族是以耕作为生的,因此在苗族聚居的大山里时不时地可以看见一片片的梯田。其中加榜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且线条优美,有人说,它比云南元阳梯田更加秀丽,比广西龙胜梯田更加壮观,极具魅力。特别是那居于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梯田交相辉映,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摄影/李贵云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路
路上的“窗户”,施工时用来丢弃废料,还可以增加采光。
连续的S弯,路宽仅6米。自“二十四道拐”通车以来,冲出路面的事故时有发生。
贵州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
太行山的挂壁公路
苗家姑娘的银饰,往往是家里的传家宝,是几代人的传承和积攒。平时里都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甚至放在密闭的大缸中,以隔绝空气,防止银饰变黑。只有到了盛大的节日或者女儿出嫁时,母亲才会拿出全套的银饰,为女儿悉心地装扮起来。摄影/李贵云
苗族不仅佩戴银饰不厌繁复,也喜欢万千银装聚集一处的壮观,甚至会有成千上万人规模的银装游演——雪一样的人流,海一般地涌动,银片叮当合着芦笙的节奏,俨然潮声中涨落涌动的银色海洋,让人能够在一种壮阔中感觉到纯色的力量。摄影/李贵云
贵州西部六枝地区的梭嘎苗族,以妇女头上顶着的重达十多公斤、用真人的头发或毛线结盘起来的头饰而著称。实际上这里苗族妇女的衣装也是非常精美的,纹样繁复,为全手工刺绣,制作一套这样的服饰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摄影/李贵云
中国众多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为我们保留住了珍贵的生态系统,让我们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图为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游览区”里的“小七孔鸳鸯湖”,清碧的湖水藏在喀斯特丛林中。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目的,划分了三大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科学游览区就是实验区的一部分。摄影/李贵云
茂兰镇瑶埃村坐落于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属于保护区的社区,因此,镇上的居民不得不重新对待身边自古以来就依靠着的青山。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建立初期,大多存在着把原本属于当地居民私有的自然资源收归了国有,而相应的补偿机制又不到位的情况。摄影/李贵云
坝陵河特大桥,飞虹卧江坝陵河是北盘江上的支流,峡谷深切,难以跨越。从这张高机位俯拍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钢索斜拉大桥的磅礴气势,险峻深切的峡谷跃然眼前,让人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境。
万绿桥,北盘江上的古桥 万绿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桥南岸古驿道旁的山崖上,还有不少历代书法题刻。题刻背面的山崖上,供奉着当年建桥者的石像。
坝陵河峡谷的美景 坝陵河上的滴水滩瀑布由3个叠瀑组成,画面中只是峡谷最底部的一个瀑布。飞溅的水流击起浓密的水雾,让谷底和崖壁湿滑难行。摄影师李贵云为了近距离拍摄这条瀑布,几经危险,终于拍到这张难得的图片。
踩歌堂,苗族传统节庆北盘江流域居住着诸多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白族和彝族等,因此北盘江是一个民族迁徙的走廊,又是各民族聚居的“调色板”。这是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苗族在过传统的节日—踩歌堂。
滴水滩瀑布群,喀斯特地区少见的壮丽水景:在坝陵河峡谷,身在距离瀑布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瀑布砸落下来的轰鸣声。在瀑布对岸山崖上的高点,可以同时看到3条瀑布从山顶跌落而下。这是水源下渗的喀斯特地区少见的壮丽水景。
全长220公里的雅西高速,隧道便有25处,隧道内部的通风、供电设施做得细致完备——进入隧道的光照与在洞外的光线大致相当,对驾驶者来说更为舒适,也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
干海子特大桥是山区桥梁建设的一个成功案例,为了实现近距离抬升海拔并连接隧道,进出洞由大桥来连接,隧道里进行螺旋抬升,进洞到出洞的海拔高差达700多米。面对苛刻艰险的施工环境,许多解决方案都属世界首创,为世界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
位于小相岭山脉海拔3760米的濮嫫海是一个冰蚀湖泊,面积达5公顷,四周森林茂密,春季杜鹃花盛开,宛若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