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在河边举行祭水仪式,施术作法,消灾解难。旁边围坐着祈求作法的家庭,大人们神态恭敬,孩子们则充满好奇:在彝族传统中,毕摩是唯一掌握文字书写的人,他们通晓经书,可以与鬼神沟通,能举行各种驱魔祈福的仪式,充满了与众不同的神奇。
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聚集在羊圈村,从医疗服务、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帮助村庄建设,为村边的小河修筑堤坝,为村民打井修建自来水管道;还有的志愿者前来教授陶艺、酿酒、熬制果酱,对传统缝纫制品进行制作培训并订购,以提高村庄妇女的创收能力。图为来自法国的杜乐仁先生正在和村里的小孩聊天。
诺苏孩子从能行走的时候就要背起箩筐挖土豆,挥起镰刀割猪草,分担家庭的劳动。在学校,放学后彻底清扫教室和校园也是每天的功课,由孩子们轮流承担。
课间休息时,羊圈小学的孩子们聚集在学校的草坪上,翻阅着志愿者留下的时装杂志,他们身上穿着的服装已经和外面的人们别无二致。志愿者们给这个曾经封闭而传统的小村带来了无数新鲜的事物,在外来的文明不断冲击下,羊圈小村也会义无反顾地踏上现代化的道路吗?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否又会有一些宝贵的东西被丢下呢?
一块平整的土地上简单地竖立起篮球架,这就是羊圈小学的操场了。被孩子们围着的这位老师名叫格布乌萨,是羊圈村人。他在2000-2002年中专毕业后的待业期间,在羊圈小学代课,负责体育课和学前班的部分课程、掌管伙房、兼做电工和其他杂务。
身上披着的“佳史”(披毡),是凉山彝族别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以放牧羊群为生,是凉山彝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长期的封闭和与世隔绝的生活,使羊圈村里保留下许多彝族的古老传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羊圈村的孩子们对祖先、对家支、对民族的理解在尚不自知时就变得非常深刻。
2007年开始羊圈小学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汉语各科教材,教师用汉语授课。但在刚建校时,在学前班和一年级,还需要教师用诺苏语辅助讲解和翻译。
李木撒在黑板上学画画,在全家迁至白乌镇居住后,本来可以就近入读白乌小学的他却坚持要每天步行40分钟回羊圈小学学习。在暑期志愿者为孩子们开设的美术课上,来自成都的志愿者携带着三个木条箱运送来的捐赠画材,教羊圈的孩子们制作粉印版画,使用油画棒和水彩描绘他们的家人和生活。后来,这些作品不仅在上海、台北,还在法国巴黎、图卢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等地巡回展出。
水墨渗透 晕染天趣 在泼墨绘画的基础上,诞生了不少新的技法观念,皆强调活用水墨渗透的自然效果,追求简约粗率中蕴含的灵动,比如张大千开创的“泼彩”。图中展示的,就是他的泼墨泼彩作品——《夏山隐居》六折屏风。 摄影/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