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极乐鸟(Cicinnurus regius),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岛和附近岛屿的低地雨林中,它们被称为“活宝石”,是极乐鸟中最小的一种,体长约15厘米,重约50克。雄鸟有着绯红色的背、雪白的胸腹和亮蓝色的脚,鹅黄色的看上去几近透明的小嘴,小而亮的眼睛上方还有一道细而黑的垂直眼线。
十二线极乐鸟(Seleucidis melanoleuca),以其尾羽间12条怪异而奇特的丝线而著称。它们总是在曙光初现的黎明出现短短的几分钟。在多天的拍摄中,摄影师徐仁修只见到一次雄十二线极乐鸟现身在大枯树最高的秃枝顶上,它转身了几次后,又以小舞步顺着枝条快速上下移动。
大王花的花苞刚刚从藤蔓上冒出时,只有乒乓球那么大,经过9个月的缓慢生长,“乒乓球”逐步变成了“甘蓝”,花苞外面包裹着的黑色薄膜也胀裂开来,“世界上最大的花”即将盛开。
隐蔽为“叶” 在台东县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紫蝶幽谷中,越冬的紫斑蝶静静地停栖在大树的枝条上,它们交叠着双翅,收敛起耀目的紫色幻彩,仿佛枯叶一般。在这个蝴蝶谷中,约有20万只紫斑蝶在此聚集越冬。主要有以下4种紫斑蝶:小紫斑蝶、圆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与端紫斑蝶。区别这四种紫斑蝶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小紫点一边,圆翅两边点,斯式有三点,端紫乱乱点。”
修长蓬松的尾羽,缤纷艳丽的色彩,雍容华贵的体态,再加上奇特的羽簇、羽丝、翎羽的点缀,天堂鸟的美直追传说中的凤凰。因为栖息在人迹罕至的雨林之中,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根据它的画像来遥想它绝美的风采。
威氏极乐鸟(Cicinnurus respublica),拥有着彩虹一般的色彩:淡紫蓝色的绒毛头顶,金黄的肩膀,火红的背,栗色的体侧,绿色的胸腹,蓝色的脚,最奇妙的是一对紫色向后凸卷成水平圆圈的尾羽。
瓶状猪笼草是马来西亚雨林中分布最广的猪笼草。它们的捕虫囊中经常盛着半囊液体,这些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虽然可以消化昆虫,但它的酸度实际上还比不过柠檬汁,所以,人就算把手指伸入其中也不会受到什么伤害。
汇流成“河” 当气温升高,群聚在一起的紫斑蝶就四散开来,从林间各处喷涌而出,四下活动。其中许多蝴蝶的目的地都是下方的溪水,它们要去那里补充水分,于是在我们面前就出现了一条由紫斑蝶汇聚形成的“蝶流”。
拍摄天堂鸟,摄影师徐仁修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天堂鸟往往出现在离地面很高的树上,从地面向上仰拍,相机的长镜头架上去是几近90度的仰角,操作困难又费力,再加上茂密枝叶的遮挡,视野也异常狭窄。
小极乐鸟最精彩的是它的求偶之舞,彼时雄鸟群集于大树之上,进行集体性表演,或高举双翅,伸直颈部,耸起羽毛并连续颤动,或在树枝间展翅飞翔,使整棵树上好像怒放了朵朵鲜花。
捕虫囊悬空时会长成尖底形 (上图),两种捕虫囊在形状、大小以及颜色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金伦一个新发现的蝴蝶谷中,翠绿的榕树上出现了一团团规则或是不规则的褐色“圆球”,非常醒目。有的“圆球”看上去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得向下弯垂。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圆球”实际上都是由蝴蝶组成!原来当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小纹青斑蝶就会层层叠叠地聚集在一起,形成蝶球,借此相互取暖,维持体温。
天堂鸟栖息的新几内亚岛的热带雨林,是位于“华莱士线”以南的雨林。但这里的雨林在结构上与地球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树种不尽一样。照片中连绵成片的是树冠层,其高度约在30—40米间,由大部分乔木的树冠相连而成。少数特别高的巨木从树冠层中探出头来,这就是热带雨林垂直生态系统的最高层——露出层。
莱佛士猪笼草是雨林低地广泛分布的一种猪笼草。同一株莱佛士猪笼草上的捕虫囊会因生长位置不同而长成不同的形状 :捕虫囊接地时会长成梨形 。
2.卵需经过4—6天后才会变成幼虫(毛毛虫),幼虫脱皮4次后成为终龄幼虫,然后才可结蛹。紫斑蝶幼虫嗜食萝藦科、夹竹桃科、桑科等有毒植物的汁液,并把毒素在体内储存浓缩,所以它们鲜艳的体色其实是警告其他动物“有毒勿食”的警戒色。
团聚成“球” 与黑脉金斑蝶谷中单一蝶种越冬的情况不同,台湾的紫蝶幽谷有着多物种群聚过冬的特点,除了4种紫斑蝶外,有时还会掺杂有一些青斑蝶。而在台东县,还有以小纹青斑蝶(Tirumala septentronis)为主的蝴蝶谷。
红极乐鸟(Paradisaea rubra ),颜色独特而美丽,头、背与双肩是鲜艳鹅黄色,喉部直达头顶是深色的金属绿,体侧则艳红非凡。最特别的是尾羽中有一对螺旋下垂的半圆筒状长羽,造型极为优美。华莱士描述说:“尾部细线状羽毛向下垂,呈现难以置信的优雅双弧曲线。”
劳氏猪笼草的捕虫囊样子非常怪异,巨大的囊口却有一个特细的腰身,壁厚如革,看上去既像神灯又像夜壶。
万蝶起飞,遮天蔽日,在台东一个隐秘的山谷里,上演了这样一幕令人目眩神迷的自然奇观,这就是台湾的紫蝶幽谷。在大英博物馆出版的《蝴蝶》一书中,紫蝶幽谷被列入世界级的蝴蝶生态奇观。
4.一般成蝶的寿命仅有1—2个月,但由再捕获记录显示,越冬世代的紫斑蝶寿命可达半年以上,甚至有8个月之久。当冬去春来时,紫斑蝶就会结束成蝶越冬形态,忙碌于交尾、产卵,踏上漫长的迁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