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张照片分别是羌姆石窟和敦煌石窟的全景图。从藏西到藏区中部,佛教石窟与穴居结合的建筑,有一个大致的分布区域,与佛教石窟的分布范围大致重合:沿着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地之间穿行的河流,形成相对平缓、海拔在4000至4500米的谷地,佛教石窟与穴居石窟就在这个区域延伸,分布在常年河或季节河旁的崖壁上。这一区域也是西藏青稞生长的最高海拔地区,居民多以农耕为主的半农半牧方式生活。藏西早期的东噶皮央石窟以及后期的古格王朝时期的洞穴,沿着青藏高原边缘绵延转向东南的羌姆石窟、乃甲切木石窟以及吉隆、洛扎、隆子一线的佛教石窟与穴居结合的遗址,都是这种融合了宗教修习需要与日常生活的建筑样式。这与藏区东部和中部,佛教徒单纯用来闭关修习的石窟,及内地甘陕地区的窑洞功能都不一样。这些地区大量石窟穴居的形成,与地形有关,也与取得建筑木材的艰难有关。将经由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注重修习禅定的佛教石窟改变为穴居住所,是11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