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皇帝”冢:袁世凯入葬河南彰德(今安阳)是在1916年,距今已近百年。袁林,这教科书上的“窃国大盗”之墓,历经了军阀混战、日据,甚至文革时期,风雨过后,竟大致安好。也许,诡异多变的不仅仅是近代史。
袁林的前半部分,有神道,有碑亭,俨然传统中式陵墓,而其后半部分,则是效仿了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的河滨庐墓(图2为其北向南俯瞰图),由图1的航拍图(北向南),袁林前中后西的混搭风格鲜明可见。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将洹上村各楼台亭榭命名为“养寿堂”、“乐静楼”、“洗心亭”、“枕泉亭(如图)”、“碧峰洞”等,以此表示对名利仕途的淡泊——“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若其心志果真如此,也就不会有之后的中华帝国之皇帝了。
独钓中原洹上之江:袁世凯自号“洹上渔翁”,这张洹上垂钓照在1911年6月20日(宣统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刊登于《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四号。虽然安阳师范学院教授张华腾考证认为此图中渔翁实为袁世凯的三哥袁世廉,但此图作为袁“窃国大盗”的伪装姿态,百年来为人熟知。
把持“枪杆子”:袁式新军的“小站练兵”之后,晚清政府开始注重新式军队的培养,袁世凯也一步步接近权力核心。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统一对新军的领导,图为时任会办练兵大臣的袁世凯(右三)与铁良(时任襄同办理)检阅新军。
图为晚清新军在天津进行西式体操训练。如此大搞野战操练的新军,并没有为国防派上多大用途,其后,部分新军在武昌起义时成为革命军,另有部分后为军阀把持。
是非之叹:袁林的西式铁门上,嵌有此图案。它脱胎于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的珐琅大勋章,图案正中的黻(fú),原意为帝王有明辨是非的美德。结合袁世凯死前“他害了我”之悔叹,让人唏嘘。
武夫当国成故事:袁林中之武夫石像,与袁世凯的戎装照颇有神似(见83页)。清亡之后,北洋军阀短短17年统治间,竟历有7位统治者,48任内阁,袁身后的时代遍地枭雄。而中国的问题,似乎也不是唾弃几声“袁贼”即可解决。
◎妇好墓出土的夔鋬象牙杯
◎◎◎这个出土于殷墟王陵区的青铜人面像,血肉丰满地还原了商族人的形象——他们有着蒙古人种的典型相貌特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他们认为自己是鸟的传人,发源地大约在今天的豫北冀南地区。
◎◎◎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朝的都邑在经历了很多次迁徙之后,第二十代帝王盘庚仍然决定再一次迁都。在他苦口婆心的动员下,众人来到了“殷”,此后商朝都邑再没有迁徙。图即河南安阳殷墟的局部俯瞰图,它占地近36平方公里,包括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
图2 “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中这样形容文字的出现使天地为之震惊,足见文字在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如今能被人识读的最古老汉字,即为甲骨文。殷墟宫殿宗庙区分布着众多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其中最出名者是发掘于1936年的YH127甲骨窖穴。这个口径只有1.8米的圆形坑内,出土刻辞甲骨17096片,2图是当年装箱前搬起叠压着万余片甲骨的“灰土柱”的场面。图1为如今复原的YH127窖穴场景。
◎◎◎当时贵族们的住宅大多是四合院模式,上图即为殷墟中的商代四合院建筑复原图。
图2 ◎◎◎祭祀是商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杀人祭祀的场景十分常见,从甲骨卜辞看,用于祭祀的人牲可能主要是战争所获的异族成员。图1为1970年发掘的一个祭祀坑场景。殉葬同样需要人作为“牺牲”,此外,马车作为高贵身份的象征常用来作为陪葬品。图2是殷墟西区2005年发掘出的一个并排5辆车的车马坑。
图1
◎花东M54号墓出土的玉刀
◎◎◎当人们认为已经熟悉殷墟时,洹北商城的发现,又开拓出新的探索领域,数千年前商人的辗转命运,还有多少是我们所不知的?道路漫长,对殷墟的理解只是刚刚开始。这里是商王朝的辉煌地与颓败地,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这里是永恒的殷墟。
◎妇好墓出土的玉长冠鸟 直属于殷王室的手工业工人有很多,他们在甲骨文中被称为“百工”。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多由他们制造。在动物形象的玉雕中,有写实的虎、熊、象、马、牛、羊、猴、兔、鸮,也有非写实的龙、凤、怪鸟,在它们身上可以看出商人的细腻观察与广阔想象力。右图妇好墓出土的夔鋬象牙杯,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细的纹饰,便使它超出了饮器的功能而成为一件艺术品。
◎◎◎司母戊鼎,以巨大体量显示出铸造工艺之高超,以饕餮等纹饰呈现出宗教气氛之浓厚,以匀称的造型体现出雄伟壮硕之美,可谓商代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妇好墓出土的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