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的冰盖,主要是由积雪本身的重量长年挤压而成的重力冰构成。由于南极大陆气候极其寒冷,成冰过程中无融化现象,所以年复一年形成了厚度深达几百至几千米的冰盖。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这些冰盖正加速融化并向内陆退缩。尤其是在南极夏季极冰融化的高峰期,清冷的融水洪流在冰帽上欢快奔腾,澡盆大小的融水坑在冰面俯视即是。踩上去,幽蓝的极冰立刻破碎成一滩淅淅沥沥的冰渣。涓涓细流,速度极快地下泄入冰下岩床。
躺在岸上的没有耳廓的是一只韦德尔氏海豹,因为皮毛名贵近代曾经遭受过人类的疯狂捕杀。这种不惧严寒的海豹整个冬季都生活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之中,大多数时候它们会潜入冰面之下的海水里,并且不停地用牙齿摩擦头顶的冰面。科学家解释说,韦德尔氏海豹靠这种方法来保持鼻孔的畅通,以获取足够的空气。但这种举动也导致了海豹的牙齿受损,乃至会影响它们后期的进食。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南极贼鸥是在地球纬度最南出现的鸟类,也是少数能够在南极越冬的鸟类。这种被称作空中强盗的大鸟,显然是南极最具掠食性海鸟的代表。除了肥厚的磷虾和鱼等海洋生物外,憨态十足的企鹅幼崽也常常是它捕食的对象。
图为帽带企鹅。
在南极大陆边缘及附近岛屿的岩石或陡坡上,长满了地衣和苔藓。岩石上的地衣分泌有机酸,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岩石的风化,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表层的岩石一点点地破碎成为土壤,各种苔藓便迅速生长开来。在南极德雷岛的沙石坝,这种黄绿色的珠藓在分布面积上占据了优势。它们高不足1厘米,且不具备高等植物的维管束。近年来科学家们尝试通过对苔藓和地衣等地表植被变化的研究,揭示出人类活动对于南极的影响正日渐严重。
在南极地区生活的企鹅中,上镜率最高的便数帽带企鹅、巴布亚企鹅、帝企鹅和阿德雷企鹅。其中体型最大的是帝企鹅,巴布亚企鹅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而帽带企鹅的脖颈上就像系着一条黑色的带子。它们在南极大陆周围和岛屿的裸露岩滩,群体式地筑巢繁衍,使这块极寒地带充满了生机。下图为正在给幼崽喂食的巴布亚企鹅。
海狮和海豹的重要差别之一就是有没有明显的耳廓。海狮不仅长有可爱的小耳朵,而且能够将肥硕的上身直立起来。考察队员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现的海狮,看上去是那种笨笨的,憨憨的样子。南极海狮几乎全以磷虾为食,而南极丰富的磷虾含量恰好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粮。